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前景 >> 日常监督见微知著精准监督靶向施治
监督是派驻机构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近年来,驻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坚持把日常监督的“触角”向细微处延伸,把精准监督的“探头”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聚焦,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政治、纪律和作风保障。
日常监督成效明显
——狠抓正风肃纪专项督查和一级廉政风险岗位抽查审计
“驻厅纪检监察组通报的这些问题,我们照单全收,各位党组成员要举一反三,对分管领域的问题亲自研究、部署、推动整改,直到问题彻底解决。”8月下旬,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于会文主持召开党组会,听取驻厅纪检监察组对部分处(室)和直属单位开展正风肃纪专项督查暨一级廉政风险岗位抽查审计情况通报,研究部署整改工作。
派驻机构用放大镜查找问题,驻在部门开党组会专研整改,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监察组同心协力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往实处细处做。记者了解到,驻厅纪检监察组从今年4月开始,派出两个督查组对两个处(室)、两个直属单位开展正风肃纪专项督查。通过近3个月的“督查+审计+延伸”,共发现理论武装跟进不及时等5大类54个问题。
此外,据驻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张馨介绍,近3年,已对厅机关主要业务处(室)和10个直属单位开展“政治体检”,发现五大类余个问题。
生态环保工作关乎党心民意,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驻厅纪检监察组积极协助和监督厅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及时将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政治任务细化为39个具体监督事项,既监督厅领导班子成员,也倒逼党员干部。
齐心协力,功效倍增。
去年以来,厅党组和驻厅纪检监察组共同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理清了厅党组主体责任和驻厅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以及机关纪委的职责任务清单。今年3月,机构改革刚完成,厅党组就及时安排各处(室)根据职能职责变化,动态调整廉政风险点,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精准监督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严管严督环保专项资金分配项目
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年度中央和部分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安排建议方案》上,记者看到,方案共涉及分配29亿余元中央和部分省级环保专项资金。
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陈秋绿说,我们坚持执行“业务处牵头项目申报,科财处牵头资金分配,管钱不用钱,用钱受监督”制度。
四川很多地方还很不发达,环保基础设施欠账多,污染防治任务重。年,驻厅纪检组剖析全省环保资金项目管理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时发现,因为专项资金拨付给谁、项目批多少钱,基本由业务处(室)、分管厅领导确定,导致拨“人情钱”等问题时有发生。
厅党组和驻厅纪检监察组反复精准查找、“把脉会诊”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病灶”后,决定采取“互联网+制度+监督”的方式,对资金分配权、项目管理主体责任“靶向施治”。年,“四川省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启用,管严卡死项目申报、专家审核、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
此外,近两年,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还相继出台了《四川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职责分工和运行流程暂行规定》等制度,驻厅纪检监察组同步制发了《四川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规范运行监督办法(试行)》配套制度,形成“管钱不用钱,用钱受监督”的分权制约格局,极大地降低了廉政风险。
“派驻机构在资金项目管理监督上,要发挥好‘跟踪器’‘助推剂’作用。”张馨介绍,驻厅纪检监察组对没有通过系统申报的项目果断“叫停”,并约谈处(室)负责人开展批评教育、谈话提醒。去年5月,驻厅纪检组针对各市(州)在年中央项目储备库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条梳理、综合分析、建立监督台账。今年7月,驻厅纪检监察组联合科技财务处,专题召开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推进会,动态分析研判问题。
从严监督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
——紧盯办会发文、出差带公函交伙食费等
“会议多、培训多,上级部署任务存在只点菜、不埋单,打水不到井边现象……”这是今年8月上旬,驻厅纪检监察组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调研,在一对一访谈、面对面交流中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的心声。有的同志直指上级各类调度让基层成了“表哥表姐”,上午下通知要求下午报材料,逼着基层作假,重“发函督办”轻“一线指导”等尖锐问题。他们把这些基层的反映梳理成“作风建设18条”提交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后,厅党组将其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检视问题清单”,出台相关文件,细化对会议、培训等管理控制。
“近两年,踩纪律红线的情况还偶有发生。”张馨介绍,前年厅里一直属事业单位的同志出差巧遇某企业人员,结果在用餐结账时,发现企业人员已先行结账,但这位同志并没有坚持拒绝。最后,这位同志被给予诫勉处理。
“八项规定精神如影随形,稍不留神就可能违规踩线”。驻厅纪检监察组及时编印了《纪律红线60条》口袋书,印发给每名党员干部,引导大家汲取教训,习惯在制度约束、从严监督下开展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程维嘉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