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开篇需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收藏家,他就是清朝岭南名士吴荣光。吴荣光,原名燎光,字伯荣,一字殿垣,号荷屋、可庵,别署拜经老人、石云山人,广东南海(今广州)人,生于年,卒于年。吴荣光一生官运亨通,从监察御史,做到刑部郎中;又从陕西陕安道,做到福建盐法道;然后从福建、浙江、湖北按察使,又做到贵州、福建、湖南布政使;最后官至湖南巡抚。如果按照现代官职制度比拟的话,他是从一名普通的科级司法干部起步,一步一步打拼到了湖南省省长和湖南省省委书记的部级干部位置上。吴荣光不仅官运亨通,而且毕生专注于研究学问。他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书画家、金石学家和藏书家。他曾拜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儒师阮元为师,深得阮元真传。在清朝爱国诗人张维屏著的《艺谈录》中曾有这样一段评价:粤东百余年来,论书法推四家:冯鱼山敏昌、黎二樵简、吴荷屋荣光、张懈山岳崧。在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门客和幕僚编纂的《晚晴簃诗汇》中曾称其诗为:纪事述情,不规规摹仿前人。足可见吴荣光的书法和诗文造诣独具风格,不同凡响。除了上述成就之外,吴荣光一生最大的嗜好是古籍和金石收藏。他所藏宋本颇多,聚书就有卷,碑版通,古文物多为海内绝品。他一生在多地任职,所到之处也是广纳旧书、古本,收藏至2万余卷。为了将这些藏书妥善保管,他还修建了很多藏书楼。筠清馆、石云山房、友多闻斋、岘樵山房、赐书楼、经纶阁等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几座。另外,藏书家常有一个习惯,就是把自己的姓名、别号刻成章,把自己的藏书楼楼名刻成章,将收藏的书盖章后统一归档管理,便于查阅。在吴荣光的职业生涯中,曾在嘉庆十四年被革职。因为没有了收入来源,他只好用书来换米度日。9年以后复出任职陕西陕安道,他又将部分藏书赠送给了他的朋友。后在福建任职时,也曾捐书籍余卷支持建设凤池书院。在这期间,他可知的藏书印就有“坡可庵印”、“拜经老人”、“吴氏筠清馆所藏书画”、“岘樵山房藏书之章”、“荷屋审定”、“吴氏筠清馆所藏书画”、“吴伯荣氏秘籍之印”等10余枚。至此,我们了解到吴荣光的部分藏书曾因经济窘困而变现或赠送、捐赠而从他的手中流出。不难想象,其间一定不乏会有精明的书商择其中的一些书目来精心策划,巧妙包装,以赚取可观收入。那么,说了这么多,究竟是一本什么古书从他的手里流出了?后来怎么还变成了曾国藩的名著了呢?这本古书就是《冰鉴》。不对呀?读过《冰鉴》这本书的人都知道,作者不就是曾国藩吗?事实往往出人意料,真相往往令人大失所望。下面,我就为大家细细道来真相。民国时期,世面上曾经出现过一本毛笔刻印版的《冰鉴》,此书现在是否还有人收藏尚不可知,但是,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评论。在这本书的末尾,有这样一段文字:余家有冰鉴七篇,不著撰人姓名,宛似一子,世无刻本,恐其湮没也。落款署名为:南海吴荣光荷屋氏。又题名:香山曾大经纶阁氏书。落款时间是:道光己丑年仲春。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我家里收藏有一本名为《冰鉴》的古书,一共七篇。因为此书没有撰写作者姓名,感觉非常遗憾。我认为这本书非常珍贵,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世面上并没有刻印本出现,恐怕它就此被湮没了,于是我就做了这个毛笔刻印版保留下来。上文中的落款署名:南海吴荣光荷屋氏,即吴荣光;题名:香山曾大经纶阁氏书,又进一步佐证这本书是收藏于香山曾大经纶阁内的。可见,此毛笔刻印版的《冰鉴》应该是吴荣光的藏书,作者应该是佚名。写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确一点:《冰鉴》这本书是收藏家吴荣光的藏品,此书本无作者的。那么,这本书又是如何被书商们改头换面,精心策划,包装成曾国藩所作呢?而且时间这么久,为什么无人将事实真相披露,以正视听呢?我现在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帮助大家分析、总结其原因:第一、古人为了将自己的学术观点流传后世,常有借托名人写书、出书的惯例。比如:借托黄帝之名,而成书于西汉,由中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的《黄帝内经》、借托管仲之名,而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由诸多学者完成的《管子》、还有前文中提到的借托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之名,而由其门客和幕僚编纂的《晚晴簃诗汇》等等。那么,这本没有注明作者的《冰鉴》,在精明的书商们那里来借托曾国藩之名出版、发行,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二、为什么要借托曾国藩,而不是别人呢?一、曾国藩在晚清时期声名卓著,权高位重,还有孔门弟子世孙的身份特殊,包装一本在清朝出现的佚名书,策划他为该书作者可以说是最佳选择。曾国藩,生于年,卒于年,为一代儒家大师曾参的七十代孙。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倡议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可以说是位极人臣的大人物。这样一位有背景,有影响的人,自然不会逃出精明书商们对他的垂青、仰慕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