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的上半年是频现“热搜”的半年。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平板玻璃价格较同期上涨较大,引起产业链下游企业和一些用户的较大反应。特别是5月过后,平板玻璃出现了时段性的供应偏紧,价格高位运行且连续上涨。进入8月后,平板玻璃行业上市公司先后发布了年上半年度业绩报告。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度,这些平板玻璃公司的业绩均十分喜人。
平板玻璃价格上涨很快,从上游向下游的价格传导却并不顺畅。对于那些自身没有平板玻璃生产线的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说,高价买入原片、再赔本将产品卖出去的情况与日俱增。今年5月29日,7家玻璃深加工行业商(协)会齐聚安徽省黄山市,向国家有关部委发出了对平板玻璃价格异常上涨进行调研的呼吁。
我国一直在释放将持续确保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强烈政策信号。不仅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点名”,要求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8月3日,工信部原材料司也召开了平板玻璃价格座谈会,原材料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直言不讳:“当前平板玻璃在产能仍然过剩的情况下价格继续上涨已脱离行业基本面,政策也不允许。”
平板玻璃价格过高过快上涨会造成几重后果?什么原因导致其价格错位这般严重?下半年价格会有回落吗?如何才能避免行业再起波澜?
价格脱离基本面
“今年平板玻璃价格上涨幅度,是年取消玻璃统配价格以后最高涨幅。”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秘书长孙星寿告诉《中国建材报》记者。
据了解,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平板玻璃行业生产和销售急剧萎缩,价格大幅下滑。年4月份,平板玻璃价格一度跌至近年来低点,每重量箱仅为67元。在行业共同努力推动复工复产情况下,年5月份以后,平板玻璃价格逐渐恢复。8月份突破近年来波动范围,达到95元每重量箱,年底攀升至元每重量箱。进入年以来,平板玻璃价格先抑后扬,5月份以后加速上涨,6月达最高点元每重量箱。
平板玻璃价格的过高过快上涨,引起了产业链下游企业和一些用户的较大反应。玻璃深加工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又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议价能力不强,对成本压力的传导和消化能力较弱。平板玻璃价格高企,玻璃深加工企业首当其冲。
“不交货失去客户,交货损失又实在是太大。行业里很多公司都想把交货期往后拖,认为少亏一点是一点。”据一位深加工企业负责人描述,在5月上涨最为激烈的时候,部分原片企业甚至做到了每日一涨。而由于下游价格传导不畅,上游原片价格又“高不可攀”,两头夹击之下,他们想“活下去”都十分困难。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上下游本是唇齿相依的行业,相互离不开。从更深层来看,平板玻璃价格过高过快上涨,还可能危及近年来平板玻璃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甚至导致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空中楼阁”。
平板玻璃产能过剩问题始于年,在当时宽松的宏观政策下,国内基建需求高企,带动大量平板玻璃产能上马。年时,平板玻璃在产产能为6.7亿重量箱,年猛增到7.6亿重量箱,同时还有超过1亿重量箱的产能在建。当时全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利用率逐渐走低,平板玻璃价格也一路下滑。
在此后数年间,政府部门先后出台去产能文件,严禁新上、扩建平板玻璃产能项目,确有必要新上的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以期遏制、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行业企业从供给侧着手,加快延伸产业链,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如今整个玻璃行业的产销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玻璃除了应用于传统的房地产市场,还可应用于汽车、光伏、电子电器、家电等工业领域。平板玻璃也在产能不新增的情况下实现产销量快速增长。
“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原片价格过高、过快上涨带来的危害。”吕桂新说,“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会对玻璃深加工产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危及近年来平板玻璃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
上涨系多重因素所致
“平板玻璃行业仍然是一个周期性过剩行业。按照市场规律,价格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有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表示,来自供需两端的共同作用,推动平板玻璃价格持续上涨。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多位玻璃业内人士的认同。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和原材料涨价幅度颇大,给平板玻璃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以广东为例,普通玻璃用石英砂从今年年初的元每吨涨到了元每吨,涨幅达50%;超白玻璃用石英砂从元每吨涨到了元每吨,涨幅超过了80%;纯碱从年初的元每吨涨到了2元每吨,涨幅超过40%,天然气等燃料近来涨幅也超过10%。“整体而言,浮法玻璃生产成本上涨超过了12.5%。”
库存的大幅削减,也是平板玻璃原片价格能够持续上涨的直接原因。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则现场提供了一组数据:“从库存来看,今年平板玻璃重点企业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库存。以往正常情况下,企业库存基本维持在20天的用量。今年则降到了10天左右,有的时候甚至比10天还少。”
来自需求端的强大拉力也不容小觑。用处多了,价格就涨上去了。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房地产交房时间后移,而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大幅“清库存”。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7%,其中6月当月增速达到66.5%。特别是棚改、老旧小区改造等大规模推广两玻或三玻等节能门窗,使得建筑领域玻璃需求增长较为明显。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平板玻璃价格上涨原因的看法也有不同。以河北为例,作为平板玻璃生产大省,今年年初,石家庄、邢台等地先后暴发疫情,对并迅速波及到全省,平板玻璃下游企业普遍停工停产,市场需求低迷,很多生产企业很多选择了停窑冷修。此外,由于环保原因,近几年邢台、唐山等地区也经常停窑限产,导致平板玻璃阶段性供应偏紧,也推升了玻璃市场价格。
平板玻璃价格高企,深加工行业也有自己的看法。5月29日,在由7家玻璃深加工行业商(协)会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普遍表示,除供需失衡、成本上涨等因素外,资本介入、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滥用定价权等因素掺杂,最终才导致玻璃原片价格异常。更有深加工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囤积原片的行为不仅涉及玻璃原片生产商、贸易商,还涉及深加工企业。这些过度投机炒作行为的出现,不仅对价格上涨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扰乱了正常产销循环。
而在8月3日的平板玻璃座谈会现场,吕桂新直接指出,目前平板玻璃价格过高过快上涨,主要是市场供给不足和需求短期过快增长,但也不排除人为操纵和资本市场炒作因素。“平板玻璃价格水平明显偏高,并带来企业当前的高额利润,这里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
下半年或高位震荡运行
“原料、燃料涨价多少?占比增加多少?浮法玻璃厂库存多少?常规多少?房地产增加多少?……”获悉工信部召开平板玻璃座谈会,有玻璃从业人士向记者提出了一组希望了解的数据。归根结底为了一个问题——下半年平板玻璃价格将会走向何处?
目前行业库存一直偏低,价格也保持上涨趋势,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从整体来看,接下来的价格波动不会太大。座谈会召开伊始,就有参会人员表示:“下半年平板玻璃价格在高位震荡是大概率事件,供应紧张大为缓解也是大概念事件。”这一观点也与多位到会人员的预测相符。
“当前的价格上涨,是需求暴发性增长导致短期内供求关系有所波动。”旗滨集团负责人表示,年以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稍微好转,但每年仍然有一两个月的低谷,销售价格会低于生产成本,期间会有很多生产线集中冷修。在此期间形成一个供需错配,并带来后续的价格上涨。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自年累积的竣工量开始在集中释放,带来爆发性需求。“今年的赶工需求尤为明显。”
过去10年间,我国一直鼓励推广节能中空玻璃。如今,同等建筑面积的房屋,玻璃需求量仍在增大。“从一片两片,现在已经进入到三片。”信义集团负责人也表示,在这种情况来,下半年平板玻璃的需求比重还会进一步上升。”
一直以来,平板玻璃都被列入为“两高”(高耗能、高排放,也解释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5月3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对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约束、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依排污许可证强化监管执法、保障政策落地见效5个方面作出规定。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的重点监察内容即“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执行情况。也因此,有平板玻璃负责人提出,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平板玻璃产能供给不会再有太大的增量,企业环保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增长。
与此同时,有企业提出,未来平板玻璃行业还会走向另外一个“双高”——高成本、高售价。“很多人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