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市场 >> 合并日月光矽品新设日月光投资控股,矽
1.日月光矽品合并新设日月光投资控股,矽品未来主攻大陆市场;
2.矽品林文伯:在大陆布局是未来3年主要方向;
3.广域无线平台使能新一代物联网系统;
4.存储器产线加速半导体产能扩展;
5.ST一季度将重磅新品:全新测距传感器+车载无闪烁摄像头;
6.亚马逊收购相机制造商芯片技术斥资万美元;
1.日月光矽品合并新设日月光投资控股,矽品未来主攻大陆市场;
集微网消息,12日封测厂商日月光与矽品今日分别举行股东临时会,提请决议通过“共同转换股份协议”、“共同转换股份协议增补协议”及本股份转换案,也讨论日月光投控公司章程、议事规则、董监事选举办法,同时选任日月光投控首届董监事选举,提请股东表决通过。
通过与矽品股份转换案,由新设立的日月光投资控股取得双方全部股份。依双方规划,矽品及日月光股票暂订4月17日为公司股票最后交易日,股份转换基准日为4月30日。
日月光投控首届董事会共选出11席董事及3席监察人,董事当选名单包括张虔生、林文伯、蔡祺文、吴田玉、董宏思、罗瑞荣、陈昌益、陈天赐等8席香港商微电子国际公司代表人,以及张洪本、张能杰、刘诗亮;3席监察人则为郑天正、冯源泉、陈芳莹。
日月光与矽品年5月底宣布合议推动筹组产业控股公司,同年11月18日获中国台湾公平会准许,去年5月15日获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准予放行。大陆商务部则在历时近1年审查后,于去年11月24日有条件批准,使日矽结合案取得全数反垄断主管机关批准。
来源:中时电子报
会后矽品董事长林文伯表示,矽品股东得到股票价值,矽品员工取得工作权益,经营团队也有舞台发挥,而日月光则成为全球最大的封测公司,可以说,矽品与日月光结合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林文伯指出,矽品同意与日月光结合案,是不希望在激烈斗争中,让好不容易累积的生产能力和人员走向坏的方向。日月光之所以积极促成与矽品的结合案,相信看重的就是矽品的员工,以及坚强经营的团队,才能帮助带动营业额及市场价值提升。他强调,矽品并没有消失,未来仍可独立营运,只是进入专业经理人管理时代,期许矽品未来30年也可延续过去30年的成长趋势。
对于与日月光结合后的矽品员工动向,林文伯则表示,人力规划按照市场需求,并由矽品董事会决定,但强调不会伤害员工权益。
展望未来布局,林文伯表示,全球半导体市场目前上半年景气还是看不清楚,1月大家看得不错,但2月份看来却很糟,苹果和非苹手机阵营走势仍有待观察,各方对整体景气并没有把握,不仅终端厂商没有实质把握,封测厂也没把握。放眼下个10年,预期中国大陆将是半导体产业成长最快的区域,若不到成长最快的地方发展就会面临失败,这是必然趋势,因此未来2年到3年布局中国大陆,会是矽品的主要方向。
具体而言,除了苏州矽品科技外,矽品也间接投资矽品电子(福建),而从目前情势来看,会放缓与大陆厂商合作的可能性。在上述投资中,前者以逻辑IC封测业务为主,后者则是以存储封测业务为主。
2.矽品林文伯:在大陆布局是未来3年主要方向;
集微网消息,矽品董事长林文伯预期,中国大陆未来10年将成为半导体成长最快的区域,矽品在中国大陆的布局将是未来2~3年的主要方向。目前苏州矽品科技与紫光的合作尚未定案,另外也投资福建晋江厂,与联电集团旗下的晋华合作,暂缓与其他中国大陆公司扩大合作。
林文伯预期,由于中国大陆需求崛起,当局亦下令将所有原先在外国做的工作移回中国大陆,在中国大陆的布署,将是矽品未来2~3年的主要方向。他认为,中国大陆未来10年将是半导体产业成长最快的地方,若不到成长最大的地方发展,则势必会失败,这是必然趋势。
林文伯认为,中国大陆正急着做进口取代,由于美韩DRAM、FLASH去年价格上涨、需求增加导致供给短缺,使许多中国大陆手机厂受此影响“非常痛苦”,因此势必会加强这部分。此外,手机芯片自主性、5G甚至未来更高端的产品,中国大陆亦会发挥更大力量。
对于中国大陆对半导体产业的补助看法,林文伯表示,大陆政府对产业的补贴仍在进行中,不过半导体产业越来越国际化,补助也会慢慢结束,最后的竞争要靠自身实力。像苏州矽科在中国大陆算是管理比较好,是其中较成功的投资。
林文伯表示,苏州矽科的主要业务仍是逻辑IC封测,福建晋江厂则是以DRAM封测为主。由于中国大陆大部分的晶圆代工厂仍在长三角一带,苏州矽科目前足够支援,未来是否要扩大产能,就看客户需求而定。
针对苏州矽科拟释股3成由紫光集团入股,林文伯表示,目前后续合作规划尚不完全,不过经过此次股临会后,应该很快会接触定案。他指出,紫光目前较偏重存储器发展,矽品暂时还没有急迫接触需要,将进一步观察紫光在逻辑方面的发展。
至于矽品在华南地区的布局,在与日月光合组控股公司后有何计划,林文伯对此未多谈,仅表示矽品有投资福建晋江厂,也准备与晋华做DRAM封装,目前有找到这个机会,是否成功目前还不清楚。
3.广域无线平台使能新一代物联网系统;
byEmmanuelGresset,CEVA
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无线通信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广域无线连接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而下一步是把无线通信的力量传播到机器类型通信上(MTC)。这将在跨越行业的制造、城市管理、交通和能源服务中掀起一场变革。
沿着道路的传感器将交通流量信息传达给往来的车辆,让他们自由地移动。相同的数据可以通知客户货物预计到达的时间。附近其它传感器会跟踪水分和空气污染水平,确保空气是新鲜健康的,并且植物获得了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所有这些传感器将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与云端服务器保持联系,同时他们将使用其它无线服务,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网络跟踪其位置。
位置识别不仅对移动传感器(如安装在运输卡车上的)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那些在使用周期里固定位置的环境传感器也很帮助。位置识别可以降低传感器部署成本,让他们准确地报告所在位置而无需操作员干预,并且在无意或者有意移动后发出信号。
LPWAN的必要性
广泛分布的传感器和物联网节点对于支持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应用来说是必要的。现有的许多物联网应用程序都建立在短程协议如6Lowpan,蓝牙和Zigbee之上,受到几百米范围的局限,不足以支撑新一代大规模的MTC系统。
为LPWAN应用设计的协议提供的通信能力可以覆盖一公里之间的节点,或者通过最近的网关和节点扩大距离。这样的通信范围大大降低了部署成本,包括农业所需的环境传感器等设备,用于监控公路、铁路和河流的物联网节点,以及家用的智能电表。此外LPWAN的典型频率可以直接到达埋在地下或者放置在地下室的设备,而无需额外部署昂贵的网关。
MTC实现有很多可选项,包括访问未经授权和授权的频段。LoRA标注工作在未经授权的频段,数据速率高达12.5kbit/s。未经授权的频段似乎可以提供更低的运营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中,用户仍然需要部署自己的网关或租用第三方提供的设备。依赖未经授权的频段也会导致更高的风险,受到来自同频段其他用户的干扰。此外,LoRA技术授权的方式会限制芯片供应商的数量,防止被集成到定制化的低成本单芯片物联网控制器中。
蜂窝通信增加了选项
另一方面蜂窝通讯由于使用授权频段,可以防止很多干扰,为芯片集成商提供了更多的整体灵活性和自由度。3GPP标准组织定义了一系列IoT-ready的协议,最新定义的是窄带IoT(NB-IoT)。它能够支持穿透地下的信号,这类似于GSM的增强覆盖形式。NB-IoT将数据速率从10kbit/s提高到50kbit/s,增强的功能不仅可以改善系统性能,还可以节约能源。
3GPP对于数据吞吐量的标准化进程重点 分析师们猜想,本次收购背后的逻辑和价码都是之前前所未闻的,它说明亚马逊不光要销售另一款相机,而是另有企图。一位知情人士说,这家在线零售商正在探索独家生产芯片的可能性,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延长其他小工具的电池寿命,丰富亚马逊云相机(CloudCam)的功能,还有可能扩展到亚马逊的Echo音箱系列。
亚马逊将CloudCam和Echo等家居设备视为深化与购物者联系的关键。目前,这些设备都需要一个插入式电源来操作,而Blink的摄像头只需要一对AA锂电池即可使用两年。
亚马逊拒绝就收购的条款或策略置评。
迄今为止这笔交易尚未引起外界的广泛注意。这家相机制造商在12月21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宣布了亚马逊的收购计划。分析人士认为收购Blink是网络零售巨头“亚马逊钥匙”(AmazonKey)战略的一部分,这项新计划可以让购物者安装一个智能锁和监控摄像头,便于送货人员在户主外出时将包裹投放到室内了。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亚马逊也注意到安全摄像机市场的机遇。
Blink安全摄像机在年上市,与许多同类产品不同,它不需要电力电缆,更容易放置在用户的住宅周围。它的价格便宜,起价为99美元。亚马逊此前推出的有线CloudCam的售价为.99美元。
“电池寿命是连接设备的一大问题,”曾担任亚马逊设备经理的斯科特·雅克布森(ScottJacobson)说,“永不休眠相机可连续工作几个月,不需要有线连接或电工安装,可能改变游戏格局。”
消息人士称,随着亚马逊网站上Blink销售额的上升,网络零售巨头开始 Blink公司的投资商包括Flybridge资本伙伴公司、康卡斯特风投公司、贝克资本,点资本和一些供应商。
亚马逊的监管文件显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已斥资7万美元用于这项收购活动。消息人士说,亚马逊的竞标是有竞争力的,该公司所提供的补偿和激励措施将交易价值推升至万美元左右。
业内人士推测,亚马逊可能将Blink团队的专业知识用于无人机的开发,或在新的无收银商店安装新摄像机,其中的芯片也能给亚马逊带来其他优势。专用芯片设计将使竞争对手更难拷贝亚马逊的设备,垂直整合成本也将随之大大降低,因为数字视频芯片向来是照相机中比较昂贵的组件之一。(斯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