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唐太宗李世民

发布时间:2023/8/7 14:28:00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贞观三年(年),唐太宗下诏鼓励官员们踊跃上书,议论施政得失,提出建议。中郎将常何送来的一份奏章引起了太宗的注意,原来常何是个武将,没怎么读过书,识字并不多,但他却在上奏中一口气提出了二十多条建议,说得头头是道,全都切中时弊,非常符合唐太宗的心思。太宗感到很奇怪,这个平时老是以“大老粗自居,根本不通文墨,从来也没有提出过什么有价值想法的一介武夫,今天怎么忽然开窍了,一下子就有了这样的神来之笔和远见卓识?于是就追问常何到底是怎么回事。常何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是请他家的门客马周替他写的。唐太宗听罢,十分高兴,马上派人去请马周。马周还没到时,唐太宗就坐立不安,一连四次派人去催。等马周到来后,太宗立即接见了他,经过促膝交谈,发现他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当时就让他到门下省任职,后来又先后提拔他担任了监察御史、中书令等重要职务,成为贞观时期的一代名臣。

马周本来是山东地区的一个落魄文人,早年曾在地方上以教书为业,因经常受到刺史的白眼,愤而辞职,到处流浪,在途中又受到县令的侮辱,最后决定到京城去碰碰运气。当他来到京郊,入住旅店时,老板见他衣衫褴楼,很瞧不起他,故意把他冷落在一边。就是这样一个素未谋面而又出身低微的布衣寒士,唐太宗居然慧眼识英,发现他是个奇才,让他做了大官。

唐太宗非常注意选拔和任用人才,他深知社会的稳定离不开人才的治理。他曾多次说过:“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他在即位之前,就非常注意收罗人才。尉迟敬德是唐太宗最得力的一员大将,他本来是刘武周的手下。刘武周被打垮后,他便和一些将领投降了唐朝。不久,这些降将又相继叛唐。唐朝一些将领怕尉迟敬德也跟着叛变,就把他抓了起来,想杀掉他,以免留下后患。但是李世民不同意,下令释放了他,还把他请到自己的住处安慰他。尉迟敬德深受感动,从此以后,一直忠心耿耿地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并在玄武门之变中帮助李世民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青,立下了大功,被唐太宗封为吴国公。

著名的“秦府十八学士”就是李世民在还没有取得皇位之前,从全国各地延揽而来一批重要人才,贞观名臣魏徵出身也很贫寒,早年落魄的时候还曾出家当过道士。隋末天下大乱时,魏徵参加了瓦岗起义军,后来随同李密一起投奔唐朝,做了辅佐太子的东宫官。当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业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他曾经几次劝李建成除掉世民,因此李世民恨透了他。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派人找来魏徵沉着脸质问他:“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拨离间?”左右大臣都替魏徵捏把汗。只见他神色自如,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先太子没有听我的话,否则他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结果!”大臣们听了他的话,更加紧张,谁也不敢吭声。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转怒为喜,他器重魏刚徵直不阿,不但没有处分他,还提拔他做了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向朝廷提意见。魏果徵然不负众望,向唐太宗提出了许多合理建议,成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敢于犯颜直谏的杰出政治家。

唐太宗用人不问出身、不分地域、不论亲疏贵贱,真正体现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原则。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虽然出身高贵,但聪明好学,才华出众,很早就成了李世民的重要幕僚。当太子和秦王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长孙无忌首先建议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夺取皇位立下了大功。李世民即位以后,长孙无忌因为功劳最大,被封为齐国公,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主持朝廷大政。当时有人认为长孙无忌身为外威,权势太大。长孙无忌对这样特殊的恩宠,也常感到心中不安,几次向太宗诚恳提出辞去重任,都没有得到批准。长孙皇后也从吸取历史教训、防范外戚专权的角度,多次向太宗表明心迹,希望免去他哥哥的宰相大权。但是唐太宗却说:“朕选官任职,重在才能。假如没有才能,哪怕是朕的至亲骨肉,也不能虚授以职,像襄邑王李神符就是最好的例子;假如才智过人,即使是朕的仇人,也不会弃而不用,像魏徵等人就是明证。假如仅朕仅因为无忌是皇亲国戚,完全可以通过多赏赐些财产给他也就罢了,何必要对他委以重任呢!这都是因为他才华横溢和品行优秀的结果。无忌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是大家所公认的,所以朕才不会因为避嫌而不重用他的。”类似的例子还有长孙皇后的亲舅舅高土康,

也因为有才而成为辅佐太宗的重臣。太宗用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分民族身份。他重用汉族出身的名将不乏其例,最难得的是对少数民族将领也倾心信用。如出身于突蹶的阿史那社尔,是一个难得的智勇双全的人才,唐太宗对他特别器重。贞观十四年(年)出征高昌(位于今新疆吐鲁番)时,他被任命为交河道行军总管,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而受到人们的赞美,被封为毕国公,还迎娶了太宗的亲妹妹衡阳公主。铁勒族酋长契苾何力内附后,太宗任命他为左领军将军。贞观九年(年)平定吐谷浑时,汉将薛万彻兄弟被包围,何力冒着纷飞的箭镞,驰马杀人敌阵,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太宗提拔他为北门宿卫。这说明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人才的使用,同汉族将领一样是任人唯贤的。

唐太宗还非常注意地方官的选拔和任用。他认为都督、刺史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官员,事关国家大局的稳定,所以尤其是要重视用人得当。他平时把各地的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将他们在任时的政绩好坏,全都写在他们的名下,作为官员升降的依据。他曾经亲自选拔刺史,并且下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要推荐一名县令人选。在唐太宗的大力识拔之下,贞观年间,一时人才济济。贞观十七年(年),唐太宗为了表彰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下令将开国以来的二十四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凌烟阁功臣”。画成以后,唐太宗经常去观赏,表示对这些人才的尊敬与纪念。

唐太宗的用人艺术京东¥15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5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