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市场 >> 医疗反腐剑指利益输送新马甲
来源:媒体滚动
医疗反腐剑指利益输送“新马甲”。《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了解到,近期公布的多起医疗领域腐败案例显示,利益输送方式更隐蔽,行贿受贿双方躲避监管手段翻新。“两票制”和集采后,一些药企转向生产环节套取资金以行贿赂,未纳入集采范围的药品、医疗器械成为医疗腐败危险区。
受访人士建议,新形势下,医疗反腐需紧盯“关键少数”“重点穴位”“长期不变”三个风险点。要打击和预防并举,监督前移、以医养医、事后重罚,让相关主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30医院负责人落马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0名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落马。随着相关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医疗腐败路径更隐蔽、复杂,呈现一些新特点。
利益输送愈发隐蔽,调查取证难度大。各地加大打击医疗领域利益输送腐败行为,但仍有不少药企和医务工作者铤而走险,行贿受贿手段更隐蔽。黑龙江省大兴安医院原院长贺宪伟在收受回扣时选择无摄像头处、要求与药商单独见面、每次使用不同号码,而行贿的药商以其特殊关系人作为“马甲”。还有企业以科研经费、研讨会经费、无偿捐助等名目,向医疗机构行利益输送之实。
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套取资金用于贿赂。多名医疗机构内部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反映,实行“两票制”和集采后,药品、医疗器械中间环节赚差价的问题确有缓解,但一些药企转向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伙同经销商套取资金用于贿赂。国家医保局于年8月通报,年至年5月,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药企为规避“两票制”,与下游50多家药品代理商串通,对87种药品用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的方式套现,并向下游代理商转移巨额资金,其中部分资金用于行贿医务人员或特定关系人,开展药品违规促销。
未进入集采的药品器械仍有寻租空间。江苏一名长期代理医疗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律师介绍,对已纳入集采范围的药品、医疗器械,药企已无商业贿赂推广的需求,但在未纳入集采的药品器械领域,仍存在吃回扣等商业贿赂现象。例如,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监测发现,冠脉支架集采降价后,未纳入集采、高达2万元左右的药物球囊成为一些医生的新宠,虽使用总量不大,但增速很快,不排除背后有其他非正常因素。
医疗反腐需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