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信息化助力供电安全监管。供图
清晨,云南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迤堵社区的村庄薄雾蔼蔼。农田里,沾益供电局员工张志永、尹顺剑和马国方三人7点左右就驱车来到10千伏盘江集镇线27+1.1号杆旁。当天,他们要在该基杆上进行停复电操作,配合并参与后坡台区线路升级改造工作。8点开始,停电工作开始:检查工器具、读诵指令、测试登高工具和验电器材……,各项程序犹如流水化作业依次规范展开。此时,在沾益供电局办公大楼三楼,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杨星正盯着电脑屏幕,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一边与工作负责人张志永进行语音对话,提醒其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一边对部分环节进行视频拍照。“这个安全监管记录仪,让我们对现场的作业和安全情况了如指掌,真正让安全监管工作长出‘千里眼’‘顺风耳’。”杨星说到。沾益信息化助力供电安全监管。供图
现场监管的“利器”“意识和工具”,在沾益供电局副局长李志鹏看来,抓住这两个关键点,无疑抓住了安全管理的“牛鼻子”。知易行难。多年来,他们在安全管理领域的摸爬滚打,其重点都是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改进安全监管的方式和手段。“作业现场的违章情况之所以频发,重要原因是缺少一双盯着他们的眼睛。”沾益供电局安生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李平年仅33岁,一路从供电所班组成员、班组长、所长助理走到今天的岗位,熟稔县级供电局各层级安全管理现状、短板和需求的他介绍说,“施工作业的高峰期,一天就有四五十个作业点,分布于各个乡镇街道,单靠安全监管部门的几个人,根本监督不过来。一线的安全举措不少处于应付检查的状态,安全检查‘猫捉老鼠’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信息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沾益供电局曾努力在“互联网+”领域寻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路径。曾经,他们曾专门到利用
安全培训的“利器”李志鹏认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是提升安全工作水平的重要一环,对于基层一线员工而言,实现该目标的途径,除了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外,最为及时有效的方式,就是培训。“而以往的安全培训工作,大多以上面的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致一些基层员工总觉得培训内容枯燥,与自己岗位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作为分管安全的副局长,他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安全监管记录仪的使用,有效地破解了这一难题。在沾益供电局安监部,杨星介绍说,她每天在进行安全监管的时候,都会将现场人员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拍照、录像,作为素材传给相关供电所和配电管理所,作为其每周所务会开展安全培训的内容。“用所里自己人存在的违章行为进行培训,效果相当明显。违章的员工有一种自发的惭愧心理,其他的员工则有一种鞭策心理。”沾益供电局配电管理所所长姚学权说。在该所运维一班副班长颜同看来,现场监控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便于、乐于接受的培训素材,更是在所有一线作业员工心里增添了一份安全的自觉性。这位在配网一线干了9年的年轻人坦言,“之前,很多人都以干完工作为目标,作业过程中对安全的
对基层管理进行多年研究的李平,认为该项设备不仅提升了安全监管工作的水平,还能为一线员工大幅“减负”,削减大量工作记录表单,“之所以有那么多表单存在,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安规规定的每一项要求都在工作中得到落实。表单大多都是为留下管理和操作痕迹而制定的,现在,整个作业过程都在可视化的环境中完成,且作业经过可以全程回放,每一个细节都能被查看到,自然就无需那么多的表单了。”云南网通讯员杜明彦吴洁杨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