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发展 >> 基金行业研究报告基金发展迈上新台阶,数字
(报告出品方/作者:方正证券,郑豪)
1我国基金行业发展进程
1.1我国公募基金发展处于高速阶段,规模相当于10年前12倍
我国基金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年7月诞生了我国设立最早的投资基金“珠信基金”。随着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与实施,以及南方基金公司和国泰基金公司于年成功发行开元基金和金泰基金,我国基金行业开始快速发展,但缺乏监管。直到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标志着我国基金业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历史性跨越;同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监管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得到完善。至此,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基金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其规模于年反超封闭式基金2倍;基金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陆续推出。-年,在股市快速上行的带动下,我国基金规模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自年6月新基金法实施之后,公募基金牌照正式放开,符合规定的券商、保险、私募等有实力的资管机构,可以获得发行公募基金的资格,基金规模进一步激增。此前,得益于权益类资产端的投研优势,券商系公募发展迅速,但受制于“一参一控”政策,不少券商无法直接持有公募基金牌照。随着近几年对券商的限制松绑,券商加速公募基金布局,券商资管的加入将激化行业竞争,同时也带来新的活力。
1.2探索中前行,我国私募基金逐步规范化
我国私募基金起步于年,目前已有36年的发展历程,年创业板的设立进一步推进了私募行业的发展,私募基金数量大幅增长。随着新三板的发展,中小企业的上市与退市成为了私募重要的项目资源,挂牌企业的公开转让与定向发行也为私募基金带来了增量,同时使私募股权的退出通道更加通顺。随着年的牛市和互联网在中国的崛起,国内私募基金规模猛增,发展迅速。而年的资管新规落地规范了私募股权的产品结构,针对多层嵌套、投机频繁等问题进行规范和禁止,进一步加强了对私募股权的监管。
年私募基金市场整体稳定发展。截至年3月,私募公司家数达家,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家。存续规模上看,私募基金数量总计达只,总资产净值达20.38万亿元;规模最大的为私募股权和创业基金,截至年三月末资产净值达13.24万亿元,占总规模的64.95%。新备案规模上看,年3月内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达只,环比增长83.12%;新备案私募基金规模达.72亿元,环比增长97.72%。
1.3我国基金业股东背景梳理
券商系统领半壁江山,各项指标占据领先地位。截至年5月6日,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家,其中券商系67家,信托系22家,银行系15家,保险系6家。具体来看,券商系基金公司管理基金只,占比54.71%,管理基金总规模.81亿元,占比55.96%。其中,券商持股超过50%以上基金公司29家,管理基金只,市占率20.14%,管理基金总规模.41亿元,市占率19.31%,其中不乏大型基金公司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等。由此可见,无论是基金管理机构数量还是管理资产规模,券商系公募均占据领先地位。
券商加速公募基金业务布局,公募牌照放松限制。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和大资管行业的发展,券商及券商资管积极向公募基金业务转型。具体来看,截至年4月我国境内家证券公司中,直接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证券公司或其资管子公司共计12家,包括4家证券公司及8家券商资管。其中,东证资管于年8月获批公募基金牌照,是首家获公募股基金管理资格的资管公司,其基金管理各项指标长期均位居首位。截至年5月6日,东证资管的管理规模达.52亿元,旗下有84只基金,偏向于发行混合型基金产品,主要配置股票、债券等资产。此外,国君资管于年“一参一控”放松后获得牌照,五矿证券、华金证券先后于年11月和年8月提交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牌照申请,目前仍在排队中。年4月证监会出台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表明将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预计将扩充公募基金行业的队伍,加大行业竞争。
2我国基金行业发展现状
2.1以人才构建优势,头部效应显露
目前我国公募基金总净值已达25.11万亿,公募基金按投资方向分类可分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另类投资型、QDII型、FOF基金和REITs等,其中净值占比较高的是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合计占据整个市场净值的的97.72%。市场中一般把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归为主动管理型基金,这类基金的业绩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息息相关。从各基金公司的不同类别的基金规模来看,基金公司的总规模排名与其分种类排名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基金的运作方式和盈利方式决定了人才是基金公司的核心,明星基金经理会吸引更多投资者,优秀的业绩让基金经理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头部基金股债型产品业绩俱佳,龙头效应显露。截至年5月9日,市场上共有偏股型基金只,净值合计7.38万亿,占市场总净值的29.43%;债券型基金只,净值7.12万亿,占市场总净值的28.39%。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是易方达基金,其主动型、债券型、QDII基金的市场份额均为第一,而其主动权益公募基金自成立以来简单平均年化净值增长率为16.27%,远超同期上证A指数2.51%的年化增长率;债券类公募基金年化净值增长率为7.45%,远超同期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4.39%的年化净值增长率。
近五年来,偏股型管理规模在亿以上的基金公司中,偏股型基金指数涨幅排名前三的是交易施罗德基金、富国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但三家公司五年内最大回撤与其他基金公司相当,表明其在把控风险的同时还能做到高收益;偏债型管理规模在亿以上的基金公司中,偏债型基金指数涨幅排名前三的是兴证全球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国寿安保基金,而前两者五年内最大回撤显著高于行业其他基金公司,且兴证全球偏债型基金业绩指数涨幅显著高于其他公司,主要系兴证全球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偏债混合和混合债券基金配置比例较高。过去五年偏股型和偏债型做的较好的基金公司指数五年内涨幅均大于三年内涨幅,且回撤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可见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各方面都做的比较优秀。
2.2基金公司组织架构安全,行业汇聚顶尖人才
基金公司前中后台各司其职。基金管理公司是指对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基金财产的投资、收益分配等基金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通常设有研究部、投资部、市场部、监察稽核部、运作保障部和综合管理部等部门和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等。投资部主要负责投资决策,管理基金资产;研究部主要进行市场、行业和公司的研究,为投资部提供决策支持;市场部主要负责基金销售;监察稽核部主要保障基金公司合法合规运行;风险控制委员会主要是控制公司风险;运作保障、综合管理部门主要为基金提供后台支持,履行财务行政人力等职能。
基金业属于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源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资本金、固定资产等形式的物质资本依赖程度较低。至年5月,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约为25.11万亿元,从业人员在册人数为3.3万,基金经理人数为人,人均资产管理规模比较大。而基金公司所有者权益和总资产合计分别为.28亿元和.05亿元,仅占到资产管理规模的1.25%和2.67%。
公募基金从业人员人数逐年增加,具备高学历特点。在人员构成方面,截至年5月9日,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有从业人员人,每家机构规模在23~人不等,66%的机构规模在人以下,中位数为人。从比较数据来看,公募从业人数逐年递增,相较于年末的人,年复合增长率达13.35%。从业人员学历结构以本科和硕士为主,而优秀人才尤其是基金经理以硕士和博士为主,但从业时间较短。现有名基金经理中具有硕士学历者共计人,具有博士学历者人,硕士学历者占据八成以上;基金经理年限不足2年者占35%,平均年限为4.18年。
整体投研人员占比接近三成,投资团队人数比例增加。中基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末,根据调查的家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的数据计算,投资团队人数共计人,占总人数比例为19.55%,与年相比比重有所增加;研究团队人数共计人,占比11.21%,与19年相比小幅降低。而年末投资、研究团队人数占比分别为15%和12%,由此可知,近年来基金业的投研投入结构倾向于投资团队。
例如,截至年6月末,银华基金员工持股近10%,公司总人数人,投研团队人员人,占比超过31%,其中,投资部门人,研究员56人,银华基金投研团队人数在同等规模基金公司中处于前列。
2.3基金行业营收分析
至年市场行情较好,公募基金公司营收迎来快速增长。年85家公募基金公司营业收入为.9亿元,同比增长34.96%,-复合增长率为22.6%。行业营业收入受到市场行情波动,在年经历高速发展后市场行情低迷,随之公募基金公司营收增速持续走低,但在年迎来快速发展,过去三年实现了39.76%的CAGR,增速迅猛。基金行业营业收入集中度相对较高,年CR10值为52.05%,行业具有头部效应。
券商系公募业务发展迅猛,已成为券商重要利润来源之一。现有券商参股、控股的基金公司共55家,年营业收入为.49亿,同比增加39.85%,-复合增长率为21.53%。整体来看,年龙头券商系公募基金经营数据普遍十分亮眼,有16家券商系公募基金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以.57亿元的营收位居行业第一,同比增长64.92%,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券商系公募的营业收入均超过50亿元,增幅均超过30%。从利润情况来看,15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净利润突破10亿大关,19家净利同比增速超50%。对于母公司券商的业绩来说,控股、参股公募基金业绩通过并表、权益法核算对券商归母净利的贡献颇大,头部券商与头部公募已深度绑定,成为券商提升业绩的重要手段。
2.4基金高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实现长期盈利
基金公司的高收益源于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同于公司普通高管的年薪制,基金公司通常为基金经理提供激励机制,薪酬依据贡献浮动。博时基金权益投委会主席张龙在年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博时基金经理的薪酬分成四个部分:管理业绩、管理规模、投研贡献、管理薪酬,普通基金经理没有管理薪酬,薪酬很大程度上受业绩影响。同时考虑其管理规模和投研贡献,业绩是长短期结合,一年业绩和三年的业绩占不同权重,以鼓励基金经理做长期价值投资。同时,行业中部分基金公司也在建立投研一体化,将资源集中至投研小组,投研人员通过标的推荐为公司做出投资贡献的均可获得正向激励。
自年6月新《基金法》明确允许公募基金公司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后,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股权激励逐渐普及。目前公募基金中共有27家开展了股权激励计划,管理规模前20的基金公司中有8家,其中中欧基金员工持股超过了50%,汇添富基金员工持股约为25%。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实行股权激励,以留住人才实现长期的盈利目标。
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要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等核心员工的长期考核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弱化规模排名、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比重。表明监管鼓励基金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