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兰台论策如何提升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能力中

发布时间:2024/1/14 14:43:45   
白癜风久治不愈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50513/4622796.html
职责不清导致主体责任弱化怎么办——从“表态”到常态需抓实抓细抓日常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说易行难。目前,运用第一种形态还存在两个责任不平衡、主体责任弱化的现象。比如,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委(党组)被动安排任务多,主动发现问题少,工作迟缓、消极应付;有的以不掌握或者发现不了问题为由,故意推托;有的离开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前期准备,就不会开展工作等。事实上,党委(党组)处在日常管理监督第一线,能够最直接、最全面地掌握和了解干部情况,日常身边的同志有些什么苗头倾向,应该不难发现,难的是谁来主动提醒,什么时候去提醒,用什么方式去提醒。运用第一种形态,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必须当仁不让,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力量,确保“一岗双责”落到实处。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党内监督专责和协助党委职责,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对存在适用第一种形态情形的,党委(党组)应当及时主动使用;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中,认为由党委(党组)运用第一种形态更为合适的,应向有关党委(党组)提出建议,并由其按规定实施,促进两个责任贯通协同。从实践看,各地已普遍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列入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清单,作为落实主体责任报告、党委(党组)书记述责述廉报告和责任制检查的重要内容。党委(党组)应把办公厅(室)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机关党委作为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具体承办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不能再把工作甩给纪检监察机关。每隔一段时间统计汇总工作情况,并抄送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对口联系的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这样既便于纪检监察机关掌握情况,又体现纪委对同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监督。认识上去了,行动也要跟上。党委(党组)运用第一种形态,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要综合运用提醒谈话或者警示谈话,批评教育、约谈,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批评帮助,通报和诫勉等方式,因人施策、精准运用。对小问题严批评、多敲打、勤提醒,做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第一种形态融入到日常工作、组织活动当中,才能真正实现从“表态”到常态的转变。(江西省南昌市纪委监委龚林涛)手段单一影响效果发挥怎么办——一人一策确保精准运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能力不断提升。但在实践中,运用不精准、手段单一化问题仍较为突出:有的党组织简单将第一种形态理解为谈话函询,不了解其他组织措施;有的党组织对谈话以外的其他措施界限拿捏不准,担心用错便搁置不用;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存在走程序的工作惯性,把本应运用第一种形态解决的问题全部以初核方式处置……凡此种种,都影响了第一种形态的有效运用和效果发挥。破解手段单一,首先要解决“会用”的问题,确保党组织熟悉第一种形态适用方式,并有章可循。针对第一种形态适用方式标准不明、界限不清等问题,青岛市出台《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工作办法(试行)》,详细列出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监察组)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具体方式,为有效运用第一种形态提供了制度依据。会用更需善用,注重区别不同情况,精准运用。对潜在性问题,应早打招呼、及时提醒。如市直机关工作人员王某某因投资股票失败,对外欠下债务,刚开始借用同事信用卡透支取钱,便被机关党委发现。机关党委立即对其提醒谈话,动员他处置一套房产还债,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对萌芽式问题,应开展批评教育,使其警醒。如市直机关工作人员王某有一次开私家车办公事时,使用公务加油卡给该车加油,数额虽不大,但属于公私不分,派驻纪检监察组发现该问题后,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对苗头性问题和轻微违纪问题,应予以诫勉谈话,责令改正。如某街道党政办主任李某在收到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排查工作信息后,用手机拍照并转发给其他工作人员,导致信息内容被转发至多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1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