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发展 >>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如何构建怎
7月28日,政治局会议释放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信号,会议指出,要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要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这充分诠释了国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导向。年,经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即将进入二审的《公司法修订草案》充分吸收了国企改革的众多成果,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催化剂,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去研究、落地和推广。
面对复杂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熟练掌握应用该制度,非一朝一夕之功。老的制度被替代,新的制度还不熟悉,企业合规风险骤增,怎么办?
8月18日下午,国企改革专家、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昌明律师携手威科先行为大家带来一场及时雨,就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务以及合规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解读,并就应对措施提供实务建议,以期为中国企业改革发展、防范风险、强化合规提供有益参考,共同书写企业合规管理新篇章。
明律师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如何构建、怎么运转”为主题,为各位明粉分享国企改革的发展进程、治理结构和如何释放国企活力等相关知识,干货满满,获得各位明粉好评。
1
国企制度建设温故知新
首先,明律师带我们重温了企业以及企业制度的内涵,企业作为市场微观主体,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以及协调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必须要在产权关系、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等方面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运行。同时明律师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正是当下国企改革的核心要义。
其次,明律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听众们生动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最终获得成功转型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烟台万华集团的改革之路,该公司在濒临破产之际,通过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之路,最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商。
随后,明律师回顾了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之路,并指明了过去行政化管控模式的弊端,随着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已经变为现代公司制度的管理模式。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依然留存着这样的体系理念,改革政策和改革实践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依然需要持续深化改革。
2
党建章程开启新制度
明律师强调,企业要有新发展,就必须对企业章程提出新要求,并重点讲述了为什么章程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的新载体以及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应如何构成。明律师详细解析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其中,“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明律师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应由以下11项构成。
与此同时,明律师向我们阐明了国企党建的五融二管重要性,党既要管干部,又要管人才,只要把这两点做好,国企改革就能做好。
3
现代制度强健企业体魄
在此部分明律师讲解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有效的法律合规制度。明律师首先介绍了公司治理结构,辨析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几个基本概念。其次,明律师介绍了公司的经营机制,即决定公司经营行为的机制,是对经营层行使经营权的制度性安排。市场化经营机制就是从人事制度改革、劳动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蜕变而来的。最后,明律师强调了企业合规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并论述了国企合规从三道防线到两道防线的转变,进一步介绍了国企法律合规模型。
在本章节的最后,明律师着重讲解了法律合规制度,明律师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会发现三道防线的防风险能力存在不足,三者没有进行有机结合。因此要拆掉前两道防线,形成新的两道防线体系,从而构成企业的法律合规模型的框架。第一道防线起到防范化解风险,如果第一道防线存在疏漏,则需要第二道防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具体包括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监事会监督等方式。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则需要进行追责问责,倒逼企业整改,并完善前两道防线。
4
国企机制释放企业活力
首先,明律师以“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强调了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认为新国企制度由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公司治理型管控模式、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构成,并详解介绍了三大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转机制。明律师强调国有企业要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激发企业主体的活力。
其次,集团应如何授权放权?具体原则为“两归位一不干预、定期评估以及动态调整”;三种方式,即分类授权放权、清单管理、章程约束;其中最重要的配套要跟上,即加强企业行权能力建设、创新完善监督监管体系。
5
党建章程开启新制度
明律师认为,随着公司法的修订,企业基础制度已经定型,即公司资本制度、公司创新制度、现代管理制度和高管履职制度等基础制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根基,明律师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形容基础制度的重要性。
明律师介绍了公司资本制度,从授权资本制到混合所有制乃至资本运营,国企要从单一的产品运营向产品运营和资本运营的双轮驱动转型。
明律师认为,公司创新制度建设是国企应该高度重视的工作,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而是全方位的创新。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间存在严重的产研脱节问题,这需要企业实现创新突破,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形成一个闭环。
第三,明律师分享了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实务,提出现代管理制度应具有“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特点,同时还要与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相衔接。
最后,明律师总结了高管的履职制度,明律师认为,企业要提供足够的配套机制,包括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要素保障。在履职的同时,高管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包括直接责任、主管责任以及领导责任。并且企业也要给予高管一定的免责制度,以确保高管在工作中可以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