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介绍 >> 万历皇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
1
“人生总是如此艰难吗?还是只有童年如此?”“总是如此”
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这一句对话,几乎格勒出了我们真实人生的全貌。
其实,在我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人的烦恼和不幸,无外乎来自于物质的匮乏,如果一个人经济富足,如果再幸运点,地位尊贵,那么,他或她,几乎就是上帝的宠儿,人生基本就是圆满与幸福的了。待年纪稍长,才明白了年轻时的幼稚与想当然。
今天,我所要写的万历皇帝,这个曾经拥有着“整个天下和江山”的男人,让我真正明白了,无论你是富可敌国,还是权倾朝野,都无法避免作为一个人的艰辛与苦楚。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帝王相比,万历有很多特别之处:
1、万历以皇帝的身分向他的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2、万历皇帝有个soulmate,并珍爱一生,这在“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后宫深院里尤其难得。
3、无论他怎样的渴求,他一生至为心爱的女人,最终无法安葬在他的身旁,这发生在九五之尊身上,也是一种讽刺。
在与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中,我看到了一个无奈的逃避的万历形象;从后宫深院里的soulmate那里,我又看到了一个有着血肉真情的万历皇帝;而第3点,他以堂堂九五之尊的身分,却无法让自己心爱的女子在死后陪在自己身侧,使我看到了人生命运的残酷。
2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先生曾对万历墓做过以下的描写:
“今天,有思想的观光者,走进这座地下宫殿的玄宫,感触最深的,大约不会是这建筑的壮丽豪奢,而是那一个躺在石床中间、面部虽然腐烂而头发却仍然保存完好的骷髅。他如果还有知觉,一定不能瞑目,因为他心爱的女人,这唯一把他当成一个“人”的女人,并没有能长眠在他的身旁......,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而这种命运的残酷在万历的身上,在我看来,有其偶然性,但更多的是他的性格所导致的命运的必然性。
万历,9岁登基,早年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长大成人,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乖孩子,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他对人对事用一种近乎纯真的眼光,尤其对张居正,他怀着绝对的信任并赋予重大责任。
他仁慈、孝顺、温和,如果一直照这样下去,有生之年,实现万历之治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他的恩师张居正死去并在两年之后被清算,其中所揭露的真相,使他明白了每一个人都有“阴”与“阳”并存的特质,即私心贪欲和道德伦理的共存,想必那一刻,他的内心天地是崩塌的。
张居正的这次倒台,是万历皇帝人生路上的第一次觉醒,带着受骗感和耻辱感,这也让他从此开始“提防”并逐渐“看透了”身边的那些臣僚们。这为他以后的“消极怠工”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是他的文官们作为一种强大的反对力量,不允许他废长立幼,深情如万历,为了不辜负自己心爱的女人,他奋力反抗,然而,他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又使他无法杀伐决断地为自己树立起绝对权威的鲜明旗帜,以致双方的“对峙”长达十年之久,最后不得不以万历皇帝的完败而收场。
这件事情使他感受到了作为皇帝的不自由,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只是作为一种行政工具的存在,大概,很泄气吧,这件事就成了他从此消极怠工的直接导火索。
3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命运的提线木偶”,不论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人生都脱不开“艰难”二字,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提线木偶在命运面前,有的听之任之,有的奋起拼搏,有的另辟蹊径。
显然,万历皇帝做的是第三种选择:另辟蹊径——消极怠工。
万历皇帝,他的性格极度忍耐,他的一生一直都在妥协和退让之中,早年张居正不让他练字,他就不练了,申时行不让他练兵,他也不练了,监察官诤谏他,不让他出巡,他就不再出宫了,从年以后一直到他去世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他没有再走出过紫禁城一步,这在帝王中,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自古至今最高的纪录。
由此看来,立储事件是他真正的心头病,在立储的立场上,他想改立三皇子为太子的意愿强烈,然而,可惜的是他的个性与能力都不足以支撑他与强大的文官集团进行对抗,从而真正成为命运的主宰。
然而,在这件事上,他是不甘心听之任之的,于是“消极怠工”便成为了他对抗命运最强有力的武器,作为几百年之后的人,我们也许觉得这是懦弱的行为,但对于那个一直在妥协、一直在退让的万历来说,又有谁能明白,他已经竭尽了所有的力量,做出了最大的反抗姿势。
从此,他自愿戴上了黄金铸成的镣铐,在宝石堆砌的牢房里安住,宁愿与宦官们玩着无聊的小游戏打发悠悠的岁月,也不愿意再多接触他的臣僚们。
在他的文官集团里,每个人都想陪他玩下去,在其中为国尽忠、为民办事、升官发财、扬名立万,而万历因为提前了解了这个游戏本质的虚无与可笑,提前按下了gameover。
4
立储事件之后,在他的心中是否栽满了荆棘,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他会快乐吗?
作为皇帝,因为消极怠工,以万历的通透,他对他的臣民与江山,难道就会没有愧疚感吗?面对自己早年所立下的“励精图治”的Flag,他难道会没有遗憾吗?
作为丈夫,面对至爱的女人,最终给不了他们共同的孩子一个更好的前程,以了心愿,一定很无奈吧?
这是一个尽量不给命运和他人惹麻烦的人,而麻烦却自始至终不断地找上了他。成为皇帝,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斯蒂芬·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写道:
“那时他还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放在此处,即便皇帝,也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