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介绍 >> 精准,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鲜明特征中央
精准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靶向治疗、精确惩治。如何树立强化精准思维?如何精确惩治腐败?如何精准把握运用“四种形态”?针对这些问题,邀请了部分纪委书记和专家展开讨论。
辽宁省沈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冬石
湖南省衡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包昌林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建教研部副研究员王希鹏
靶向思维,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记者:纪检监察工作是个细活儿,如何树立强化精准思维?
包昌林:十九届中央纪委将精准思维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纪检监察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我理解,精准思维强调具体和准确,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而不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
一是从“细”处着眼,把监督放在首位。作风方面的小问题,反映了政治生态的大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对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政治生态有清晰认识,才能一针见血抓住关键。
二是从“根”上着手,把纪律挺在前面。我们要转变执纪理念,不唯大案要案论英雄,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现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
三是从“实”处着力,把问责作为利器。问责只是手段,推动责任落实才是最终目的。如果问责简单粗暴、欠缺精准,就会削弱问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王冬石:纪检监察机关做的是监督人的工作,干的是细活儿,既不能任性,也不能粗枝大叶。精准思维换句话说,就是靶向思维,盯准盯住目标,排除干扰、集中发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强化精准思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方式,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多做文章、多出实招。
二要抓住主要矛盾。用辩证的眼光,即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什么问题最突出,什么问题是重点,什么问题与百姓利益最攸关、群众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