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院感防控不力,多家医院领导被免职仅4

发布时间:2023/6/28 15:53:09   

“一直以来医疗机构院感防控都是管理的重点,也是不可突破的底线和红线,无论是在日常的医疗管理当中,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当中,都应把院感防控作为重中之重进行推进。”

类似的表态,在过去一年中,反复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的相关发言中出现。

对应地,对于院感防控不力的,行业主管部门始终坚持“零容忍”原则——如果因为管理不到位或者责任心不够发生院感事件,要坚决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事实上,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院领导因院内感染相继被约谈、通报,甚至被免职。

截图来自青岛发布

究其成因,既有字面上的“不够重视”,也有因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原因带来的“不会重视”“不知如何重视”。

停职!免职!

院感防控不力,多人被免职

据不完全统计公开资料,年4月至11月期间,因院感问题而受处分的10位院级领导的中,有3名管理者有医学背景,另外2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否有医学背景不详),还有5人的相关资料未在公开资料中显示。

年4月~11月,因院感被撤职的院级领导

其中最受非议医院党委书记蔡莉。蔡莉在职期间,数百名医务工作者感染新冠肺炎,其中6人不幸去世。

多位医护人员曾向媒体表达了对蔡莉不懂临床业务、“外行领导内行”的不满。

据媒体报道,蔡莉长期在武汉市卫生系统任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年7医院任党委书记前的职务是武汉市卫计委组织人事处处长。

综合各方消息,蔡莉对于临床医学知之甚少。这也就不难理解她在处理疫情防控上存在天然短板。

另外,被免职医院副院长邢春礼大学毕业后先是在电厂工作,负责电厂的仪表控制系统,医院负责设备部门。

医院网站资料却显示其作为业务副院长,分管医务科、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科等科室。

而这,或许是院感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者在院感防控方面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十分有限。

频发的院感事医院管理制度问题,例如黑龙江院感事件暴露出来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的意识不强;医院的探视、陪护的制度有漏洞。

而青岛院感事件主要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指医院医院,并且新冠肺炎患者和其他就诊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交叉。

除此之外,在国家卫健委对河北疫情做出的通报中显示,医院管理混乱,感控意识不强是医院、医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首要问题。

通报称,领导班子疫情防控职责履行不力,责任分工不清晰,部门、科室之间的联动沟通不畅。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不强,培训不到位,消毒隔离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不到位。

“医疗机构要建立院感防控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强化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院感防控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医院所有的员工,人人身上都要有院感防控的责任和职责,院感防控不仅仅是职能部门这几个人的事情。”去年12月3日,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机制就冬季疫情防控的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

仅占4%,

真正懂院感的管理者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8月中旬至今,全国有37医院党委书记或院长履新,公开资料显示,此轮履新中的30名院级领导都有不同专业的医学背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不乏有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专业领域倾向于传染、呼吸等易存在感染风险科室)的人员。

例如刚刚履医院党委书记、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吕国悦,是肝移植领域专家,早在年2月7日,就医院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作为吉林省坚守到最后的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他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医院管理人员建设上,早在年的医改文件中就提到,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

那么,什么样的从医经历意味着本人会具备相应的院感专业知识和领导力呢?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年5月23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显示,对感染性疾病病例较多,易发生人间传播,特别是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1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