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介绍 >> 云展示树立节水风尚,争做节水少年
节水型中小学
典型示范案例
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
高安路第一小学创建于年,坐落在上海的西南角——优雅的衡复风貌保护区中,年,为响应市教委的教育均衡化,徐汇区教育局开办了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占地面积平方米,主要用水有教学办公、食堂、图书馆、绿化用水等。年华展校区标准人数人均用水量为15.36立方米/人?年,低于《上海市用水定额(试行)》(沪水务[]号)中“初等教育”用水定额通用值16立方米/人?年的标准。
一、设立节水科普墙
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建立“可视化节水科普墙”,内置有关雨水收集、过滤、储存、利用、浇灌等全过程,将节水科普墙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运用,可让学生们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到雨水的回收循环再利用过程,引导启发学生利用雨水为校园植物的节水灌溉提供奇思妙想。该科普墙在年“美丽城市”科普行动——节水科普点评选活动中获得“上海市节约用水科普点”荣誉称号。
节水科普墙
在科普墙前交流节水原理
二、开展雨水利用试点
学校建设了一套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收集屋面雨水经过滤、消毒后,用于校园绿化浇灌,年雨水利用量约为立方米。
同时开展节水讲座活动,向学生们介绍现有关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的原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了各种简易雨水收集器,并通过组织大队集会,鼓励一些创意新颖的学生为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雨水收集器,现已将多个创意作品安装于校园花园中进行实际利用。
交流雨水收集器设计稿
制作雨水收集器
在花园中安装雨水收集器
三、强化节水宣传教育
去年4月,该校以“科技改变生活、可视化节水”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科技节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连同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与一年级小朋友一起探讨“雨水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开展以“节水”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伴随着“校园的植物是怎么浇灌的,用什么水浇灌呢?”“雨水可以怎么利用?”“雨水是否可以通过过滤,循环利用?”“我们每天都要洗手,是否可以用雨水洗手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宣传栏、节水标语、电子班牌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发放《节水倡议书》,积极推进节水宣传工作“进班级、进家庭、进社区”。
开展节水科普讲座
彭浦初级中学
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是静安区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创办于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家庭教育、科技教育等几大特色课程。主要用水有教学办公、食堂、图书馆用水等。年学校标准人数人均用水量为14.11立方米/人年,低于《上海市用水定额(试行)》(沪水务[]号)“中等教育”用水定额先进值15立方米/人年的标准。
一、开展“合同节水”+“智慧节水”
学校积极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按照水平衡测试要求,对老旧用水计量水表进行更换及智能化改造工作,实现水表智能化计量及远传,并建设了一套智慧节水信息化平台,实现学校用水的在线监测及动态化分析管理,提高了学校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此外,为每块水表编制了ID-水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