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古代史欧阳修仗义执言被贬夷陵

发布时间:2024/8/12 14:05:19   
刘云涛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欧阳修(-),字永叔,四十岁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和学者,在中国文学史和学术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宋真宗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欧阳修出生在绵州(今四川绵阳),其籍贯是江西庐陵(今江西永丰),因父亲电欧阳观时任绵州军事推官,所以生在那里。欧阳观,字仲宾,为人仁厚,为官清廉,做过几任小官,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到大中祥符三年()病逝时,全家竟致“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卷二五《泥冈阡表》,《欧阳文忠公集》以下简称(欧集》。衣食无着,母亲郑氏不得不带着年幼的欧阳修,远道投奔随州(今湖北随县)的欧阳晔。面对困境中的寡嫂孤侄,欧阳晔极尽叔父的责任,热情帮助,悉心照顾,其“严明方质”、“洁廉自持”的风范,也在欧阳修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十多年后,欧阳修在《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中对其“长养教育之恩仍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同上卷二七)。正如宋人王林《燕翼贻谋录》所说:“欧阳修少孤,其叔父教之学。”当然,最直接给予欧阳修启蒙教育的,还是他的母亲。郑氏夫人出身名门,“恭俭仁爱而有礼”(同上卷二五《龙冈阡表》)。丈夫死后,她承担起全部的生活重担,并把全部的爱心倾注到欧阳修身上,用丈夫的品行、风范来教导欧阳修读书识字、习文作诗、立身做人。家用不足,“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含辛茹苦,费尽心血。艰苦环境的磨炼,母亲、叔父的楷模,使欧阳修养成了刚直不阿、乐善好施、公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其“天资刚劲,见义勇为”;“天性仁恕,断狱常务从宽”(《欧集》附录卷五欧阳发等撰《事迹》);“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同上卷一王安石撰《祭文》)。欧阳修少年时代困学苦读,夜以继日。家中无书可读,“就周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同上卷五《事迹》)。随州城南有大姓李氏,其子好学,家中藏书甚富,年方十岁的欧阳修多游其家。一次,“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简的,其中外感说:启爱!全夫人。茹阳其欧至氏以归“《欧集,居士外集》卷二三《记旧本韩文后》)。从此,欧阳修开始致力于斯,三十年如一日校勘《韩集》,孜孜不倦地钻研其文、其道,并以韩愈之后力肩斯道者自命,终于把韩愈等开创的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进步推向前进。宋仁宗天圣元年(),欧阳修参加了随州的科举考试,试题是《左氏失之诬论》,尽管文章写得不错,却因出了官韵而名落孙山。四年(),欧阳修通过了州试,荐名礼部。第二年春天,试于礼部,但没有成功。又过了一年,欧阳修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汉阳(今属湖北)拜谒知汉阳军胥偃学士,备受他的赏识、器重,后来还成为胥偃的乘龙快婿。这一年冬天,在胥偃的带领下,欧阳修买舟北上,到都城汴京准备来年的考试。这一次果然一帆风顺,第二年春试国子监,欧阳修以《玉不琢不成器赋》荣获第一;秋试又以《人主之尊如堂赋》再居魁元。天圣八年正月,北宋文学名臣晏殊知贡举,所出的题目是《司空掌奥地之图赋》,欧阳修独以卓识俊才荣登省元。三月,欧阳修又通过仁宗御试,列甲科第十四名。五月,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天圣九年三月,欧阳修来到西京,在留守钱惟演的幕府中任推官。这里有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稽古右文的上司,所以欧阳修生活优游,精神振奋,在文学创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居官洛阳的三年里,欧阳修结识了一批文学或学术上的同志,有的后来成为一生的莫逆之交,如尹洙(师鲁)、梅尧臣(圣俞)、谢绛(希深)苏舜钦(子美)等,他们对于欧阳修走上古文创作的道路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及其学术着作如《五代史记》的完成,都有直接的帮助或影响。欧阳修在他的很多诗文中也倾吐了这种深厚友谊和深挚感情,着名的《七交》诗即对尹洙、梅尧臣等做了生动的描述,其《自叙》云:香参环赖有洛中俊,日许相跻攀。饮德醉醇耐,袭馨佩春兰。平时罢军檄,文酒聊相欢。(《居士外集》卷一)站在洛阳期间,友人们相约游历了中州一带的很多名胜古迹,留连风景,歌唱友情,欧阳修有《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嵩山》组诗十二首等诗作。这一时期,是欧阳修文学创作上的第一个高峰期。景佑元年()三月西京秩满,欧阳修归襄城(今属河南)看望妹妹和妹丈。五月,来到京师。国六月,授宣德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镇西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参与编撰《崇文总目》。《祟文总目》是北宋的国家藏书目录,其书不传,但欧阳修所作的《崇文总目叙释》保存在《欧集》中,在中国目录学史上仍有一定的影响。尽管欧阳修在事业上一路顺利,但家庭生活却连遭不幸。景佑二年七月,其妹文张龟正死;九月,新婚仅十个月的妻子杨氏也不幸病故。连续的打击,使欧阳修的精神受到重创,心力交瘁,他病倒了。但他仍牵挂国事,上书御史中丞杜行,仗义执言,强烈要求任用石介(详见《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居士集》卷四七。石介,字守道,时为御史台主簿,以言事见罢)。景佑三年(),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的矛盾激化。范上“百官图”,指出吕用人不当,“进用者多出其门”,并上《帝王好尚》等四论,力陈时弊。昌反过来攻击范“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结果,范贬知饶州。此事引起正义人士的极大愤慨,余靖“请追改前命”;尹洙则“恩从降迹,黜”。两人也相继遭贬。可是,左司谏高若讷趋炎附势,非但不主持正义,反而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激于义愤,奋笔写下了着名的《与高司谏书》,痛斥身为谏官的高若讷尸位素餐、颠倒是非,“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居士外集》卷一七)。高恼羞成怒,将信上交,并诬蔑欧扰乱视听,结果欧也被加上朋党的罪名,贬至夷陵(今湖北宜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5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