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监察御史办事得力,宋高宗让他做图书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2/23 17:23:09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宋朝的第十任皇帝,在位36年之久。55岁时,他禅位给赵眘,又做了25年太上皇。

赵构是一个长寿的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太上皇。

宋高宗赵构

赵构唯一的儿子早死,于是他找来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又担心赵昚在群臣中威望不够,再次导致朝廷动荡,于是决定趁自己尚能执政,把帝位禅让给赵昚,自己做太上皇,帮助他处理朝政。

南宋的王明清《挥麈录》中写了一段赵构知人善任的故事,因为写下这段文字时,已经是宋孝宗即位以后,所以王明清在文中称赵构为“太上皇帝”。

绍兴初,刘大中以监察御史宣谕诸路回,宰臣以其称职,拟除殿中侍御史。太上皇帝云:“且令除秘书少监。”宰臣启其所以,太上曰:“大中所至多兴狱,尚有未决者。一除言路,外方观望,恐累及无辜。”德寿之号,称哉。

宋高宗即位之初,曾受金人所逼,奔逃于江浙一带,年,宋高宗逃到越州,拜托了追兵,很难得地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他觉得心情非常畅快,幻想江山很快就会收复,于是决定大赦天下,并宣布将年号改为“绍兴”。

为此,他特意颁布了一道圣旨,圣旨中如此写道:

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爰因正岁,肇易嘉名,发涣号于治朝,霈鸿恩于寰宇,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

这年的十一月,宋高宗又根据年号,把越州这个地方也改名为绍兴,这就是绍兴这个地方名字的由来。

《挥麈录》中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绍兴初年。

当时,一个叫刘大中的大臣,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视各路的官员政绩,任务完成以后回到京城。

“路”就相当于现在的省,宋高宗将天下分为十六路: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

所以刘大中就是朝廷派出检查各路工作的官员,他的职位是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是隋朝开始设立的一个职位,负责监察内外百官,权力很大,但是品级很低,只是一个八品官。

回京以后,宰相认为他的工作做得很称职,就想给他升一级,升作殿中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的职责和监察御史差不多,级别也不高,是从七品,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比监察御史高一些。

《新唐书.志第三十八.百官三》载:

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掌殿庭供奉之仪,京畿诸州兵皆隶焉。正班,列于閤门之外,纠离班、语不肃者。元日、冬至朝会,则乘马、具服、戴黑豸升殿。巡幸,则往来门旗之内,检校文物亏失者。

根据这段文字,殿中侍御史主要负责在朝会、皇帝出巡这样的场合,负责检查百官的言行是否符合规定,以及检查各种场合的器物是否合乎礼仪。

宰相认为,虽然刘大中办事得力,但不能一下子晋升太多级别,将其升职为殿中侍御史,已经是重赏了。

但是宋高宗在看到宰相呈上来的报告后却说:“不可以让他做殿中侍御史,先让他做秘书少监吧。”

这让宰相感到很惊愕。

秘书少监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

首先,秘书少监的级别很高,是从四品的官员,从八品官直升到四品,一下子连升四级,刘大中这是有多大的功劳,能得到宋高宗这样的提拔呢?

其次,秘书少监这个职位其实是一个闲职,是专门为朝廷中的博学鸿儒准备的。宋代官制中,秘书少监是秘书省的负责人,掌管古今图籍、国史实录、天文历数等等,说白了,其实就是皇家图书馆的馆长。让一个检查百官功过是非有功的得力官员去做图书馆馆长,是不是有点胡乱任命了呢?

宰相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就去问宋高宗为什么要这样处置。

宋高宗说出一番话,让宰相深表赞同,不得不佩服宋高宗的心思细密和知人善任。

宋高宗说:“大中所至多兴狱”,凡是他去过的地方,都找出了当地官员的很多错误,还有很多都是未经查实的,如果再让他升任殿中侍御史,还会有更多的弹劾出来,恐怕会连累无辜。

宋高宗承认刘大中办事得力,但是他过于严苛,所到之处,没有他挑不出毛病的,再让他升任殿中侍御史,恐怕朝廷内外都不得安宁。

宋高宗知道为政之道在于平衡,追求完美无瑕的干练和清廉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制止了宰相升刘大中为殿中侍御史的做法;但是他又知道刘大中确实有能力,值得加以重赏,于是给他连升四级,给他很高的荣誉,借此来激励百官,好好为朝廷效力。

宋高宗做了太上皇以后,晚年居住在德寿宫,所以《挥麈录》的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宋高宗真不愧于“德寿”的称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8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