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前景 >> 云坤互联网政务服务支撑平台方案概述
摘要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各级政府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云坤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连接数据、方便民生,是政府简政放权理念的贯彻,是电子政务的升级,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塑,对当前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云坤“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各省、市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支撑平台”,提供软件基础支撑、数据治理、系统建设、运营运维等综合性服务。
背景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方位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事,互联网服务群众功能不断完善
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国办发〔〕23号),方案指出,进一步提出在全国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云坤互联网+政务服务支撑平台云坤作为一家专业的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围绕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形成了面向政务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互联网+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协同支撑平台、大数据治理及开放共享平台),截止目前,产品已经成功运用到苏州高新区政务协同平台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两通项目及苏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等多个项目中。
解决方案介绍
云坤“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采用以数据为中心,采用“平台+应用+服务”的总体设计思路,支持分布式、高并发和数据资源处理的云计算架构设计,通过OpenAPI等方式对外开放服务能力和数据。
云坤“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包含了一系列产品和技术组件来应对云服务模式下数据资源、开放平台、移动互联、社会化协作、用户感知等方面的需求,建立不同层次和应用领域的政府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项目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体可以归结为两大体系、五个层次:
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是贯穿系统的两大体系,从系统运行、安全、标准等方面为政务服务平台保驾护航。
两大体系:
标准规范与管理体系
管理办法与标准规范主要包含了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的业务管理规范,以及平台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
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
建立统一的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从物理环境、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以应用与实效为主导,管理与技术并重,建立综合防范机制,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行。
云坤互联网+政务服务支撑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架构由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及服务层五个层次组成。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安全等硬件基础设施,优先依托政务云平台进行集约化部署建设。网络方面,政务服务的预审、受理、审批、决定等原则上依托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政务服务的咨询、预约、申报、反馈等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基于政务服务资源目录和数据交换,汇聚政务服务事项库、办件信息库、监管信息共享库、信用信息库等政务服务业务信息库,共享利用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构成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为政务服务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
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包括CA和电子印章、工作流引擎、电子表单、消息服务等各种通用组件服务,也包括用户管理及认证、支付平台和物流平台等中间支撑系统。
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包括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各级部门审批业务办理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电子证照管理等功能。
用户及服务层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包括用户注册、事项发布、事项申请、办理互动、办件查询、服务评价等,自然人和法人可通过PC电脑、移动终端、实体大厅、自助服务终端、呼叫热线等多种渠道访问。
解决问题、服务优势
①用户访问——“我”
“我”是登录政务服务平台的访问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注册用户能够访问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检索静态信息,进行在线咨询,并在专属用户空间查询申办事项的过程信息和历史信息,维护用户空间信息。普通用户只能访问政务服务门户网站,检索静态信息。
②信息资讯——“我要看”
信息资讯是“我”所能查阅或获得的政务服务信息,应包括静态信息和过程信息,通过各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展现,政务服务信息应由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推送产生。
③信息检索——“我要查”
信息检索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向“我”提供的查阅、搜索静态信息和过程信息的服务,具备模糊检索、目录检索、全文检索等功能。可按照关键词搜索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按照办件编号查询办事进度、信件回复情况等,能让“我”查得方便、看得明白。
④服务引导——“我要办”
依据“我”的需求目标和筛选条件,对“我”所需申办的事项进行初步定位,通过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筛选条件的增加,为“我”提供事项办理的部门、地点、主题等快捷的浏览入口和分类导航。
⑤咨询问答——“我要问”
咨询问答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依据“我”的困惑和问题,为“我”提供人工客服与智能客服相结合的咨询服务,保证“我”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有疑就问”,相关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有问必答”、“答必释惑”。
⑥监督评价——“我要评”
平台建立了智能化服务评价体系,对纳入其中的所有业务应用服务提供开放服务评价,用户可以依据“我”的服务体验,在线进行评价,帮助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纠错和优化服务。
⑦个性化推送——“我的”
个性化推送实现以“我”为中心的服务资源聚合和个性化服务定制,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用户行为习惯,智能推送用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