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前景 >> 从法规与技术双角度解析大货车是怎样被卫星
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大型车辆和特种车辆上都要安装北斗导航定位设备。对于企业和监管者而言,它方便车辆调度和科学管理、提高运营效率;能更合理地规划路线、降低油耗,并且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同时也要看到,更安全与更高收入之间它常常是互相矛盾的,有些司机为了挣更多钱有时会选择超载、超限、超速甚至疲劳驾驶,这时候车上那台监控设备就显得有点“碍事”了,因为它相当于有人坐在你身边,随时记录你的一举一动。
此北斗非彼北斗
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北斗卫星导航和授时系统,北斗三号卫星星座共有35颗卫星,不仅比美国GPS卫星数量多,精度也更高。GPS目前在轨的卫星数量是32颗,其中有24颗保持工作状态。行驶记录仪通常是北斗—GPS双模的,而这两个星座同时失效的可能性接近于0。
严格地说,货车上安装的那台北斗设备并不叫导航仪,它的真正名称是“汽车行驶记录仪”,相当于一个“黑匣子”,实时记录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且传递给控制中心。
JT/T-法规解析
国家规定,从年8月1日起,新出厂的车辆,在车辆出厂前应安装符合《JT/T-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的卫星定位装置。
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标准:JT/T-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上面提到的那位货车司机,他的这辆货车上安装的北斗系统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国家对“两客一危”车辆的监管政策。先来说什么是“两客一危”,国家定义为:
1、从事旅游的包车
2、三类以上班线客车
3、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
旅游的包车相信不用解释了,大家都明白。什么是“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具体四种分类说明如下:
一类客运班线:地区所在地与地区所在地之间的客运班线或者营运线路长度在公里以上的客运班线。
二类客运班线:地区所在地与县之间的客运班线。
三类客运班线:非毗邻县之间的客运班线。
四类客运班线:毗邻县之间的客运班线或者县境内的客运班线。
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此类车辆属于“两客一危”中的“两客”。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属于“两客一危”中的“一危”
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属于“两客一危”中的“一危”
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
JT/T-这份标准提到的卫星定位装置,一般叫“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外观上看是一个黑盒子,带有一个小显示屏,一个插IC卡的卡槽,一个小打印机、若干按键和接口(如USB接口)。一般具备“GPS+北斗”双模卫星定位能力,设备通过线束线缆(包括CAN总线)与车上的电气线路相连,内置4G等通信模块并可插SIM卡,可通过4G流量将定位数据、车辆采集数据等自动上报给监管中心后台。司机开车前需要插入IC卡识别身份,IC卡与司机身份信息绑定,一人一卡。
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
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和它的相关配件,包括连接线束、GPS/北斗天线、4G天线、摄像头、麦克风等
根据《JT/T-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标准,终端所应具备的功能有很多,摘取几个关键的功能简单描述如下:
定位:通过卫星定位,得到车辆经度、纬度、时间、速度、方向等数据
驾驶员信息采集:通过IC卡采集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信息
车辆信息采集:通过CAN总线采集车辆参数信息,采集车辆载货状态(空载、半载、满载)
图像信息采集: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最小5s一次),本地能存储张图像
音频信息采集:通过麦克风采集音频信息,本地能存储48h音频数据
视频信息采集: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信息,本地能存储48h视频数据
行驶记录:记录行驶数据,如速度等
监听:被监控中心下发指令建立通话实施监听
警示:如超速报警、疲劳驾驶报警、超时停车报警、驶入违禁标志路段报警等。
安装在车辆驾驶台的行驶记录仪
以上所有数据和报警信息,均能实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到监控中心,如果司机超速、违停、限禁行、疲劳驾驶时,都会被一一记录在案,并提醒和上报,最终会遭到交管部门处罚。
驾驶台行驶记录仪显示屏所显示的信息,有IC代码、速度、方向、日期时间
举个例子,具备卫星定位能力的行驶记录仪,是能够根据GPS、北斗卫星信号,实现实时定位和测速的,即表示能得到车辆的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定位时间、方位角,那么不难根据实时速度,监控到司机是否超速。再比如,司机疲劳驾驶,未按规定每4小时停车休息,停车就表示车辆的经度、纬度停止不变,也是可以被后台监控到的。还有,违停、禁限行也是可以被摄像头采集到视频的。
导航卫星、车辆、行驶记录仪、监控采集设备、移动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器和软件等,构成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
政策规定,从事客运和货运的运输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必须为“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交管部门检查“两客一危”车辆,可以看到这辆车的驾驶台安装有行驶记录仪。
而且新出厂的“两客一危”车辆,在车辆出厂前应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予上车辆产品公告;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在为车辆办理道路运输证时,要检查车辆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和工作情况。凡未按规定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新增车辆,交通运输部门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
对于已经取得道路运输证但尚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营运车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按照规定加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从年1月1日起,没有按照规定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或未接入全国联网联控系统的运输车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暂停营运车辆资格审验。
全国分级实施的监管与服务平台
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督与服务平台
年,交通部、公安部、安监总局公布了《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管理办法》,规定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据悉,国家也会将更多的特殊客货运车辆纳入监管范围。
省级重点营运车辆监管平台
在货车营运行业,北斗卫星定位记录仪的作用之一是限制司机疲劳驾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七款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少于20分钟的行为,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公安交管部门可依法处罚。简单来说就是,司机开车4个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
省级重点营运车辆监管平台
从原理分析北斗定位器掉线的可能
以上就是对于北斗定位系统的全部详细介绍了,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北斗定位系统是个啥玩意儿了。虽然卫星不会失效,但接收器掉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其中有客观原理也有主观因素起作用。大多数卫星定位星座的卫星都处在地球中圆轨道上,这里距离地面大约在2.1万公里左右,北斗三号有24颗星在距地面公里的中圆轨道上,其它的位于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根据平方反比定律,你距离卫星越远,信号就越弱,电磁波的衰减幅度呈指数级变化。
距离越远,信号越弱,这符合平方反比定律
我们在地面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有多强呢?我们以美国第三代GPS卫星为例,它的民用C/AL1信号到达地面时仅-dbW,仅相当于你从2万公里之外看一盏24W灯泡的亮光!我们的北斗三号比它强一些,但也强不到哪里去。如此微弱的卫星信号,在到达地面时会淹没在各种干扰杂波之中,为了从各种信号中分辨出北斗或者GPS信号,我们的接收设备必须足够灵敏。即便如此,干扰依然不可避免,当进入隧道、在城市的高楼间穿行,或者停留在浓密的树荫下时,设备搜星就变得困难。而如果附近有其他人工的干扰源,你也很难得到正确的定位信号。
有关部门应该做出怎么样的改变
有人可能会说,那如果这台设备失效或者掉线了,或者收不到北斗卫星的信号,没记录下我的信息,岂不是会冤枉我吗?其实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少,文章开头的惨剧也是让人惋惜。
不过近日,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强调,要规范行政执法,严禁粗暴执法、以罚代管,针对近期货运领域行政执法出现的问题,要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行执法程序,维护从业者的合法权益。此次国家层面发声,对于广大卡车司机而言,是一大利好消息。
除了通过定位系统来监督司机的规范操作之外,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的车内视频监控也值得讨论。视频监控可以识别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包括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玩手机、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双手离开方向盘、疲劳驾驶、长时间不目视前方、偏离驾驶位和遮挡设备等。除此之外,视频监控还能实施获取车速、位置等信息,以达到精准判定的目的。而且视频监控也不会掉线,在卡友达到需要休息的时间还可以关闭,这样个人隐私也有保障,因此小编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小编在此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做好市场调研,采访大量的大卡车司机,确保功能设计上服务于人民(比如自己掉线的情况要明确和其他情况区分开是很基本的需求);其次要多考虑用户群体((没有很多电子设备使用经验,不是极客的大卡车司机们)的接受能力,提供准确易懂的反馈,让记录仪的状态对他们而言能够看得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