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县监委召开年第四次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委机关某干部未严格遵守会风会纪,影响会议纪律……”10月27日,惠水县纪委机关作风办对2名违反工作纪律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并纳入委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事不过三”责任追究内容。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坚持刀刃向内,坚决防止“灯下黑”,强化自我监督和约束,做细做实内部监督机制这篇大文章,是惠水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的具体实践。聚焦“监督别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制定《惠水县纪委机关科级以下干部作风建设“事不过三”责任追究制度(试行)》,成立县纪委机关作风建设“事不过三”责任追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委机关干部监督室(简称“县纪委机关作风办”),专题负责办理责任追究事项,责任追究工作由县纪委监委机关纪委具体落实。 事不过三,避免一错再错。“事不过三”责任追究对象及内容,主要针对纪检监察、巡察干部在工作中违反工作纪律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党纪、政务或法律责任,经县纪委机关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同意,对一年内第一二三次违反工作纪律的干部,分别给予约谈、取消评先选优资格、限制年度考核等次、组织处理、提出进一步处理建议等,旨在夯实作风底线,激励干事创业。纪检监察机关是党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是管党治党的利器重器,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一旦纪检监察干部出了问题,影响极大极坏,既有损整体干部队伍形象,又会给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打折扣。”惠水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解决好“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前提是解决好“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问题,自我革命是唯一最佳答案。惠水县纪委监委下重拳、出硬招,通过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和政治监督活页,排查岗位廉政风险,开展系统内部督查和定期考核,设立机关纪委,征集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召开纪检监察机关警示教育会议,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述德述职述廉和政治家访,以及建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检查问题台账等举措,保障纪检监察干部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同时,还创新制定例会制、清单制、时限制、责任制、反馈制、督办制、评估制“七制工作法”,实行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各项工作下单、督单、验单“三单”闭环式管理格局,确保纪检监察工作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助力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今年以来,共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份;召开内部警示教育大会3次;签订严格遵守《贵州省纪检监察干部“三个必须十五个不得”行为规范承诺书》《惠水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严守纪律、杜绝酒驾”承诺书》共计份;排查并制定纪检监察干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条;约谈纪检监察干部25人次。下步,惠水县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接受党内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健全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确保执纪执法权正确行使,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杨编辑卢泰铭二审莫宇三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