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优势 >> 文盲魏忠贤靠什么一路高升,成为天启年间明
明朝末年出了一个太监,他将皇帝、权力玩弄于股掌之上,呼风唤雨之势无人能及,陷害忠良之举无人敢挡,他就是明末阉党首领魏忠贤。
魏忠贤(一),河间府肃宁县(今河北省肃宁县)人,初名进忠,号完吾。天启二年(),熹宗给其赐名“忠贤”。魏忠贤从小就为人奸诈无赖,他没有读过书,是一个文盲,但有胆力,能决断,喜事尚谀。其妻姓冯,曾为其生有一女,赌博输了为了还赌债把女儿卖了。后来魏忠贤在一次赌博中又赌输,被别的赌徒羞辱,一气之下自宫并把自己的姓名也改为李进忠。
万历十七年(),魏忠贤投身司礼秉笔太监孙暹门下,负责管理甲字库。后又巴结太监魏朝,并在魏朝的引荐下做了熹宗生母王才人的典膳。魏忠贤曾与魏朝结拜为兄弟当时皇宫中人们管他们叫“大魏”、“二魏”。
同样是年前,一个博览群书、精通文史,胸怀凌云之志,立誓救国救民的刚毅青年,在而立之年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漫漫仕途。由于政绩卓著,他被升为内阁大臣,参与朝廷内部大政方针。之后出任左都御史,负责监察百官,政治生涯达到辉煌时期。他便是东林党首领左光斗。
一个是文盲小人,一个是博学大家,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宦海浮沉中却斗得你死我活。待到风平浪静时,争斗结果令人扼腕叹息。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左光斗,被奸邪狡诈、醉心于操弄权势的魏忠贤陷害入狱,酷刑加身回天乏术,惨死于狱中。
在这场忠与奸、正与邪的较量中,魏忠贤何德何能,赢得如此嚣张?
1、勾结皇帝乳母
魏忠贤虽为阉人,但体形魁梧,个人魅力犹在。因缘际遇间,与熹宗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暗生情愫,更为此与情敌大打出手,惊动了熹宗。客氏虽为皇帝的乳母,但两人情同亲生母子,客氏深受皇帝敬爱。当熹宗皇帝得知客氏意属魏忠贤,又岂有不为之”加官晋爵”之理?于是,魏忠贤在坐拥紫禁城里最有权势的女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手下王体乾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唯魏忠贤之命是从,魏忠贤一时权倾内外,炙手可热。
魏忠贤大权在握,与客氏相互勾结,恣意横行官内。首先,他害死了被逐出宫廷、下放到凤阳去看守皇陵的昔日恩人魏朝;之后,又将矛头对准了原来的顶头上司、光宗朱常洛时代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王安是明代少有的为士大夫所称道的宦官之一,为人刚直,从万历二十年()就服侍朱常洛、朱由校父子。客、魏暗中怂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又让刘朝、田诏等上疏辩冤,说是被王安诬陷成狱,再经客氏在里面进谗言,惹得熹宗大怒,将王安降职。魏忠贤又命参与盗宝被赦出狱的内监刘朝杀死王安,然后谎称自杀。至此,在宫中他已经成为仅次于皇帝的第二号人物。
2、对君主投其所好
魏忠贤作为熹宗皇帝的玩伴,终日陪伴左右,不仅将其心思摸得一清二楚,更能不遗余力地投其所好。可以说,在嘉宗皇帝玩物丧志的过程中,魏忠贤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深知,当朝皇帝心中根本装不进天下大事,终日沉浸于自己的木匠工艺世界之中,他关心木匠活计胜过一切。正因如此,熹宗皇帝需要一个心腹为其挡住外界的干扰代他处理日常事务。而魏忠贤,就是皇帝心中最适当的人选。既然如此,何不趁零距离亲近帝王的优势,代行皇权之事?也许魏忠贤并不是处心积虑夺取皇权,但他的确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不可不谓之“小人得志”。
深知皇帝品性的魏忠贤引导熹宗极尽声色犬马之好,使其沉迷在糜烂的生活之中,不理朝政。熹宗有一个特殊的嗜好,特别喜欢做木工活,不但会用斧锯,而且还能盖房子、刷油漆,尤其精于雕刻制作小型器件。这也就给了魏忠贤以可乘之机,每当熹宗玩得正高兴的时候,魏忠贤就将一大堆奏章拿出来请他审批,或向他请示问题。熹宗对此十分厌烦,往往就会随口说道:“我都知道了,你们拿下去,好好处理吧。”于是魏忠贤就通过代皇帝批答奏章,逐步将朝政大权抓在手里。与此同时,魏忠贤又在内廷广泛培植心腹太监,王体乾、王朝辅、李永贞、李朝竹等三十余人都先后成了他的党徒,而且都窃居内廷高位。
3、网罗党羽,狼狈为奸
魏忠贤控制了皇帝以后,便结交朝臣,对朝臣采取“顺我者升官,逆我者罢官坐牢”的政策。在魏忠贤的淫威之下,一人些趋炎附势之徒,纷纷投在魏忠贤门下,先后集结约八十多位大臣,形成了臭名远播的“阄党”其中“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是阉党中的骨干。所谓“五虎”是指文官以金都御史崔呈秀、兵部尚书田吉、工部尚书吴淳夫为首。“五彪”指的是武官,有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金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等人。“十狗”则以吏部尚书周应秋为首。周应秋善烹饪,魏忠贤的侄子、肃宁伯魏良卿最喜欢吃他烧的猪蹄,他升至左都御史就是因为这手烧猪蹄的本事,因此被人称作“煨蹄总宪”。连内阁首辅大学士顾秉谦、魏广微也都是魏忠贤的党羽,顾秉谦更无耻的是让自己的四个儿子都拜魏忠贤为祖爷,自己捞到间接儿子的头衔。魏广微求魏忠贤收他为侄子、魏忠贤看他年纪太大,所以认作兄弟。魏广微、顾秉谦等内阁大臣、把朝廷大权拱手相让,甘心沦为帮凶与附庸,被人们讥讽为“门生宰相”、“魏家阁老”,朝中呈现出“内外一体”“宫府一体”的局面、而这些走狗门下的爪牙,则又不可胜数。、
4、对东林党血腥迫害
天启初年,魏忠贤刚刚跨进司礼监大门的时候,大明帝国的文官集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讧与分裂。崛地而起的“东林党”,将文官之间的意见交锋猛然上升至正邪之争。以君子自居的东林党人,几乎把自己看作正义的化身,与之作对者皆为小人。那些被东林党人的道德权杖逼得近乎窒息的“邪恶小人,不得不转向尚无权利冲突并且深得皇帝信任的宦官首领魏忠贤。一时之间,送礼恭维者络绎不绝,将魏忠贤推上了“九千九百岁”的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天启四年(),东林党人杨涟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去职,于次年被捕,并与左光斗、周顺昌等人一起下狱被杀。魏忠贤为彻底消灭东林党,随即主使编写了《三朝要典》,并借“红丸”、“挺击”、“移宫”三案毁东林书院,东林党中坚分子顾大章、高攀龙、魏大中等人也先后被迫害致死。齐、楚、浙三党则趁机效仿,将东林党人名单在全国张榜,一榜之上有百人到五百多人不等,上榜者生者削籍,死者追夺。魏忠贤的各路党羽又先后做了《东林点将录》等名录,把著名的东林党人分别冠以《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之绰号,以此为点名手册,试图彻底消灭东林党。
魏忠贤统领下的厂卫所用刑罚之酷更是令人发指被称为“六君子”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都受过全套刑罚,各打四十棍、夹杠五十以及其他刑罚。杨涟受刑最多,五日一审。许显纯命令棒打杨涟头部,齿颊尽脱;用钢针做刷,遍体扫烂如丝;用铜锤击胸,致使肋骨寸断;最后用铁钉贯顶,杨涟当即死。格杨涟死后七日方许领尸只剩下血衣数片,残骨几根。左光斗也被五日一审,惨遭炮烙之刑,面额焦烂,膝下筋骨全部脱裂,令人不忍卒睹。
此时此刻,与既得皇权,又得人心的魏忠贤作对,无异于与虎谋皮,与天争辉,下场可想而知。为人清廉正直的左光斗,读圣人之书孜孜不倦,却在黑暗的官场斗争中一败涂地。恪守君臣之礼并无不妥,耿直处事治国也无过错。然而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面对昏庸皇帝为阉人操纵的时局,仍旧知难而进,妄想以独木撑起将倾之大厦,又岂有不枉死之理?
明熹宗这么个废柴皇帝,致死都十分信任魏忠贤,准其享有九千岁的称呼。甚至在去世之前,熹宗还交代继任者崇祯皇帝要善待魏忠贤。虽然崇祯杀伐决断,未让魏忠贤继续苟活人间,但一切为时已晚,魏忠贤遗留下的所有破坏性效应在帝国最后17年一览无余,并得以总爆发。
大明朝,在文盲魏忠贤一番折腾后,再无回天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