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厦门海沧抓项目惠民生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3/10 16:20:01   

海沧对雨污排水管道进行全面“体检。(本组图/海沧区提供)

海沧区“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已形成配套完善的工作体系。

台海网6月2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为士兰微电子12英寸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项目送电,仅用了23天;为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体检”,覆盖全区余公里管道;率先全省开展“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改革,推动审批服务“加速跑”……疫情之下,海沧区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专项活动,以学促做,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不断为群众增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马上就办提效能,担当作为谋发展。近年来,海沧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把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持续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全力以赴抓招商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抓民生补短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加速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的国际一流海湾城区奠定基础。

聚焦产业

项目建设进展快帮扶指导暖人心

“戴着口罩谋发展”再创新速度!5月10日晚,位于海沧区的士兰12英寸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正式通电,实际建设时间仅23天,比常规模式下平均时间提速至少60%。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本次用电总容量达.1千伏安,新建配电室4个、变压器有22台,工程体量大,工期要求又非常紧,再加上疫情防控期间施工力量不足、设备物资无法及时到位,建设难度很大。

“海沧以最优的服务打造产业发展的优质环境,为项目建设营造了优越的成长条件。”厦门士兰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总项目经理朱利荣介绍,连日来,海沧区建设与交通局、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集海分中心、海投监理等部门主动上门服务,高效解决问题,争分夺秒推进项目攻坚,为项目下一步工艺设备搬入厂房、开展安装调试打下坚实基础。

事实上,这并不是朱利荣第一次体验到推动项目建设的“海沧速度”。“海沧不仅服务项目态度好,响应速度也非常快,企业提出的需求都能快速得到回应。”朱利荣介绍,士兰微电子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10个月的“海沧速度”领跑项目建设时序。其中,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拿到桩基施工许可证只花了5天,“海沧速度”获国内外集成电路行业人士点赞。

除了贴心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海沧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海沧各相关部门提前走访介入,在了解到企业转产医用口罩的意愿后,主动靠前服务,从政策扶持、业务指导、质量把控、规范销售等方面帮扶指导,助推圣慈医疗器材、威斯坦等多家企业实现转产。

项目建设加速度,招商引资不断线。近年来,通过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海沧“人人参与招商引资、人人关心招商引资、人人支持招商引资”的正能量持续凝聚,从上到下的一流团队始终扎根在招商一线,“政府+园区+专业化投资平台+专家委员会”的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发展模式不断释放磁石效应。在全区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海沧招商工作与产业发展无缝衔接、相互助力,一流的项目持续为产业发展积蓄动能。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效能建设的持续发力。年,海沧先后对18个重点招商项目、9类48个重点工程开展实地调研和自查,先后督促整改了10余个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纪律等方面的效能问题,较好地推动了福厦高铁海沧段、轨道交通2号线等一批项目建设和房屋征拆久拖未决问题解决。

发力民生

精准施策提效率百姓办事更便捷

近日,记者来到海沧大道,道路旁,吸污车、高压清洗车等施工车辆正在作业,一场针对雨污排水管道的全面“体检”正在进行。

记者了解到,本次管网溯源排查整治工程是海沧区近两年的重点民生工作,今年计划开展雨污水管网溯源排查50多平方公里,涉及管网长度余公里,覆盖数万个排水户、近百个入河海湖渠等市政排水口。该工程将有效降低雨季时因管网淤积、排水不畅导致的积涝问题,解决源头雨污水管网混错接导致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收污水、赶外水”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助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海沧区建设与交通局负责人介绍,海沧区的溯源排查工作做到目标任务领会清楚、思路措施思考清楚、方法要求说得清楚,再通过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排水管网溯源排查整治十项工作机制,大大加快了其他排查单元溯源排查工作的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编制污水设施建设规划,拟建设改造约39.1公里污水主干管、37公里污水支管;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和马銮湾再生水厂工程,实现污水处理能力翻倍提升到22.5万吨/日;加快一农污水泵站工程、新阳泵站改造工程建设,保证片区重点民生项目投产投用;积极推进40余个污水工程项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海沧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速推进污水设施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一项项瞄准污水处理的民生工程不断提档加速,持续探寻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增添幸福感。

提升效能为民办实事,并不局限在海沧区的建设部门。海沧以解决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不断强化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年,海沧区率先在全省推行申请材料免费上门收件服务,实现申请材料、审批结果免费快递送达的“双向邮寄”模式,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真正实现不出家门办成事。同时,区直部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区同网通办,群众在任一社区网点均可办理区级审批事项。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海沧区行政审批管理局全力推进“不见面审批”制度,大幅度增加“不见面审批”的事项,共梳理公布“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邮寄办”事项清单项,全面推行“双向邮寄”,确保审批服务“不打烊”。

事实上,近年来,通过最大限度推进事权下放、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最大限度提高办事质效,海沧区“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已经形成配套完善的工作体系,社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服务管理力度明显加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关

完善效能建设机制

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数据显示,年以来,海沧区效能办在工作纪律问题上共问责人,发整改通知书25份,接到效能投诉件,办结率达98%。

数据的背后,是海沧区不断提升效能建设的脚步。近年来,海沧区围绕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制定出台招商引资全周期绩评组工作机制、效能处理回访工作机制、机关效能监督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措施,以制度促落实、促效能。

与此同时,海沧区充分发挥平台、电子监察系统、机关效能监督员等作用,畅通效能投诉渠道,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群众满意率全年保持在98%以上。

海沧区效能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海沧将继续建立健全定期通报、岗位责任、部门协同等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指标、完成时限等,做到人、事、责、时“四定”,推动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努力打造“自燃型”干部队伍。

(本组文/记者林岑通讯员林艺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6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