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北宋军队人数超百万,为何靖康之乱中两位皇

发布时间:2023/5/2 22:17:05   

在所有封建王朝中,宋朝的商业最为发达,赋税收入最高。而宋朝的皇帝却非常节俭,即便是全盛阶段的宋仁宗,也连螃蟹都舍不得吃,寝宫里的帷帐用到褪色也不愿更换,可到了宋徽宗赵佶的时候,他却过上了最奢华的生活,在全国广泛征集民间珍宝装修宫殿,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的几个人,也开始逐渐走上朝堂,成为掏空北宋的国家蛀虫。就在宋徽宗醉生梦死的时候,东北黑龙江一带的女真正在崛起,宋朝主动与女真结盟,一起攻打契丹,在两国的联合攻势下,契丹灭国,而宋朝也拿回了对国防意义重大的燕云地区,但是,这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却给宋朝留下了灭国的祸根。

宋徽宗和他的心腹都做了什么,将北宋变成了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宋朝和女真又是如何从盟友变成仇人的?徽宗时北宋军队人数超过百万,为何靖康之乱中,连两位皇帝都被女真族抢走成了阶下囚?

一、掏空北宋内政的四只蛀虫

从神宗一朝就开始不断激化的党争,每换一个掌权者,朝堂就重洗一次牌,到了宋徽宗赵佶继位的时候,朝堂上的官员已经换了三波儿,文官们每天上朝都在吵架,让赵佶非常苦恼。

为什么苦恼呢?当时朝廷中有很多历经三朝的老臣,他们懂得比赵佶多,声音比赵佶大,加上宋太祖早就立下了不杀文官的规定,文官们吵起架来,赵佶根本管不住他们。另外,赵佶也很忙,他是个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一有空就喜欢躲在书房里练字,或者欣赏皇宫里收藏的名家书画,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花时间去处理文官们的争吵。

就在赵佶苦恼的时候,当时刚上台的宰相蔡京给他上了一道折子,提出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赵佶非常高兴,放手让蔡京去做。蔡京趁此机会,大肆打压朝中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给司马光、苏轼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奸党”的帽子,不是关押就是贬官,打击面非常广泛,一时间,言官们都不敢说话,朝堂迅速恢复了平静。

如果说摆平了党争问题,是蔡京给赵佶留下的第一个好印象,那么蔡京在艺术方面跟皇帝的投缘,则使蔡京从一个普通的臣子,逐渐成为了赵佶的心腹。蔡京本身对书画很有研究,他收藏了很多出色的字画作品献给赵佶,还能陪着赵佶一起品评作品的好坏,因此,赵佶对他非常信任。朝堂之上,只要是蔡京提出的,赵佶从不反对,就连蔡京提出设置讲议司的建议,也获得了赵佶的许可,但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建议,毁掉了宋朝的监察系统。

从表面上看,讲议司只负责一些国家开销、皇亲国戚问题、赋税调整和官员任免的事,加之宋朝的官本来就多,加一个新部门也没什么。但实际上,蔡京却额外补充了一条:讲议司做出的所有决定,其他官员不许干涉,连言官们也不许议论。也就是说,这个部门完全没有人监督。当年赵匡胤就是为了防止后代出现昏君或者权臣,才苦心设置了层层叠加的机关,让它们互相牵制,而蔡京却用一个小小的讲议司,毁掉了北宋严密的监察体系,从此,官方话语权只掌握在皇帝本人和蔡京的手中,即便再不合理的政令,也可以绕过言官直接推行。

没有了朝臣的纷扰,赵佶的幸福生活就此开始,他先是大修宫殿,将开封都城扩建了整整三倍,又在皇宫的东北角建起了一片山林,在全国各地搜集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动物。而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三只蛀虫也相继出现。

先是太监童贯。他擅长设计,凭借这一特长,他在装修宫殿的过程中迅速赢得了赵佶的好感。但他并不满足于只在皇宫内院做个领头太监,于是请命去做西路军的监军,宋朝在前朝就有过太监被派做监军的先例,于是赵佶把他派去了前线,从此,北宋境内最精锐的西路军落入了童贯的手里。

当北宋联合女真攻取燕云十六州时,契丹谎称有百万骑兵增援,童贯听说后要求西路军后撤,但西军将领种师道认为,在大平原上,宋朝的步兵哪怕先跑两三天,契丹以骑兵为主的部队都能轻松追上,到时候步军疲惫不堪,又无险可守,任何部队都死定了。但童贯不听,坚持要求撤军。不仅如此,他还下令西路军沿途不许入城,就在城边和追击的契丹骑兵决战,打算把这股深入宋境的敌军吃掉。但被追击多日的西路军人困马乏,根本不是契丹骑兵的对手,短短十天,就折损了大半。

西路军的失败,使北宋失去了最后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致使女真后来能够轻松突破边关,一路南下,再无敌手。

就在童贯折腾西路军的时候,皇宫里的另一位太监也没闲着,那就是书法高手梁师成。梁师成不仅学富五车,书法造诣也很高,模仿赵佶的字体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赵佶发现了他的这一才能之后非常高兴,他让梁师成帮他批奏章、写回复,以便他能把节省下来的时间都投入到宫殿建设中去。

梁师成手里握着御笔,随时可以颁布国家最高指令。而我们之前讲到蔡京设置的讲义司,又可以让皇帝的意志不经过任何监督机构就得以落实,梁师成正是利用了这个空子,频繁的操作朝堂的人事任免。谁想升官,谁就得带着钱去求梁师成。于是梁师成得到了一个称号“隐相”,意思是隐在幕后的宰相,朝堂人事任免本来是凭政绩,现在却是看谁给梁师成的钱多,整个朝堂的风气从此开始败坏,文官们只顾着敛财贿赂梁师成,不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3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