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能够走到明朝开国皇帝这个位置,靠的是自身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但是即位只不过是真正成为皇帝的第一步,如何把权力都揽到自己手上,才是重头戏。朱元璋即位之后的路,恐怕会更加艰险。毕竟,朱元璋自从25岁投身红巾军以来,一直在前线战斗,他自己只不过是郭子兴(起义军首领)的一名部将罢了,他自己的嫡系部队也只有自己收养的二十几个义子。朱元璋而后来成为明朝开国功臣的红巾军将领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等人,归根到底与朱元璋一样都是郭子兴的部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与他们都是同僚关系。而这些开国功臣在朱元璋继位后都握有巨大的权力,如果不把他们的权力剥夺并揽到自己身上或者给予自己新培养的官僚身上的话,朱元璋这个皇帝的位置,恐怕坐的不会安心。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要看到的就是朱元璋如何将权力揽到自己身上,并完成自己的独裁统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朱元璋是如何坐上皇帝的位置的。朱元璋投身郭子兴的部队后得到了赏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郭氏集团的首席部将。再后来郭氏集团的首领阵亡,朱元璋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支起义军的首领,并且逐步培养起了自己的朱氏集团。在后来的消灭元军的战斗中,朱元璋所向披靡,以战养战,军队实力越来越强,而反观其他起义集团,却是越打越弱,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乱世才子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看准时机,吞并了其他起义军队,并将元朝残余势力赶回了蒙古。在此期间,朱元璋的亲信们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拥立朱元璋为帝的计划。在南京的宫殿落成之时,时年41岁的朱元璋于公元年正月初一祭告天地,登基为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说这么多,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朱元璋的部下里,既有同僚战友出身的旧部,也有从小培养的新锐,如果不舍弃掌握实权的旧部,就无法建立真正的独裁统治。这也是朱元璋为何要揽权的根本原因。朱元璋在南京站稳脚跟后,就起用了一大批的知识分子,像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刘基等人,其中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是以前郭子兴的部下,算是朱元璋的同僚,而刘基则是元朝的官员,投降后被重用。在这里要说明一点,不是朱元璋自己把权力分给他们,而是他们本就掌有实权,如果不重用他们的话,朱元璋皇帝的位子恐怕立马就坐不下去,所以先要稳定这批掌有实权的人,这也是为了稳定民心,毕竟朱元璋说过要与这些人同享天下。况且,国家创建之初,也需要这批人来建设。即位后,朱元璋首先设立了江南行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分支,负责地方的行政事务,李善长就担负着这个职位。而中书省则是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中书左右丞相相当于总理和副总理,他们在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时候拥有极大地权力,这是朱元璋继位之前就有的职位,左右丞相分别由胡惟庸和汪广洋担任,而刘基则是担任了御史中丞的御史台,负责对行政系统的监察工作。除去民政和监察之外就是军政了,军政是由大都督府负责的,管辖全国的军人,这里大部分职务是由原先的红巾军将领担任。对于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等人,朱元璋将他们视作异性兄弟,并且像对待客人一样尊敬他们,即使是成为皇帝之后也对他们言听计从。正因如此,明朝建立初期,大都督府和中书省被原红巾军将领与其同气连枝的文官李善长等人所控制,朱元璋仅仅是名义上的皇帝,并没有发挥才能的空间。而这时的朱元璋,开始为皇帝的独裁布局并等待时机,而这布局里最大的棋子就是朱元璋的儿子和义子们了。朱元璋即位的时候,已经有马皇后生的朱标、朱樉、朱棡三子和碽妃所生的朱棣、朱橚二子,在朱元璋的计划中,这些儿子就是他的利器。朱元璋趁着大臣们疏忽大意,慢慢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并将他们分给自己的儿子们。接着,朱元璋将儿子们分封下去,并且得到属于自己的领地,像朱樉受封秦王、朱棡受封晋王、朱棣受封燕王等等,他们别获得西安、太平和北平的领地,而其他的皇子也受封各地为王。他们还获得了若干被称为“护卫”的直属部队,这些直属部队将帮助皇子们在封地站稳脚跟并且发展自己的势力。洪武十一年,潘王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0个,洪武帝朱元璋在此时终于开始了行动。秦王和晋王在九月份就分别率领各自的护卫军返回南京,其他的皇子也或多或少地派遣部分护卫军前往南京支援朱元璋。十月,征伐青海的沐英(朱元璋的养子)统帅大军凯旋并抵达南京。至此,听命于朱元璋的军队在南京集结完毕。十二月,在朱元璋军队的威势压制下,南京官员开始大换血。首先,中书右丞相汪广洋突然被流放海南岛,进而又在流放途中被处斩。紧接着,右丞相胡惟庸在第二年正月初二遭到逮捕,初六即被处死。同时,皇太子的军队还清洗了南京城内的红巾军系人物并且虐杀了人,历史上把这个时间称作“胡惟庸案”。政变取得成功后,朱元璋便不断提出改革计划。中书省被撤销,其下设的六部全部获得独自地位并直接隶属于朱元璋。大都督府被分割成五部,与中书省下的六部一样直接隶属于朱元璋。御史台在遭到撤销后,以都察院的名义设置,都察院的长官由御史中丞改为左右都御史,以达到两足鼎立、相互制衡的效果。改革到了这种地步,朱元璋实际上以及将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三大机关的最高长官兼于一身,他的独裁统治已经初具雏形。当然,如果机构的运营者不变,无论怎样改革都不会有效果。所以朱元璋之后要做的事,就是开始大量选拔、培养和起用新人才了,这样子,新官僚集团就不会结成党盟以对皇帝的统治造成威胁了,皇帝才能将权力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是这样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在他的皇帝之路上才真正到达了顶峰!对于封建社会来讲,中央集权显然是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的,只要皇帝有才能,独裁统治就能使得国家更加强盛。而显然,朱元璋是具备这个能力的。朱元璋在做到独裁统治后,对政治、军事、法律、民生和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开创了中国制度史的新纪元,而且大多数改革都是朱元璋亲自督办的,朱元璋的能力可见一斑。总的来讲,虽然朱元璋在获得独裁统治时杀了许多人,但是这并不妨碍后人对他的高度评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