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高质量发展的纪检监察实践坚持人民至上

发布时间:2023/3/2 16:04:04   
甲氧沙林溶液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639.html

坚持人民至上,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回顾年这极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还是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纪检监察工作,持续守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江苏:解决百姓小难题推动民生大发展  

在距省道米、距镇政府米的地方,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一个非法生产酸性染料的“小化工”盘踞已久。镇相关部门此前视而不见,县生态环境局有关人员甚至称其“选址相当隐蔽,检查时不易发觉”。如今,这一被江苏省纪委监委点名的化工厂已被拆除,在附近生活了十几年的村民老仲说:“厂子拆了,刺鼻味道没了,我们住着也安心了!”

百姓的安心,是江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年以来,省纪委监委以群众的难点痛点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月12日,徐州市贾汪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大吴街道中心敬老院了解农村敬老院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整改情况。缪甜甜/摄

发现一件抓一件,百姓反对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治什么

“徐州市贾汪区应急管理局危化科科长邱德多次违规接受永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吃请,执法检查走过场,被立案调查……”年最后一天,省纪委监委第17次公开通报违法违规“小化工”官商勾结典型案例,给心存侥幸的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我们始终把深化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以小数据形成大决策,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以小制度养成大规矩,深入人民群众,敏锐地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整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江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代主任王常松表示。

安全生产是底线、红线,更是生命线。年4月21日,连云港市城头镇宏兴研磨材料有限公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发现,这家企业不仅不在监管目录内,背后还存在严重的官商勾结问题。

“江苏安全生产的难点是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最突出的隐患就是违法违规散养‘小化工’,查处背后的官商勾结问题,从源头上铲除其生存土壤,是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的关键切口。”省纪委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我们向省委提交专题报告,建议全面排查摸清违法生产危化品企业底数和严肃查处官商勾结行为,直接推动全省开展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共发现违法违规‘小化工’家。”发现问题后,江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移送公安机关的个“小化工”,对其设立过程、实际控制人、生产经营情况等逐一“过堂”,严查背后官商勾结问题,共核查处置相关问题线索起,立案件,留置2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0人。

选准专项整治切口,摸清群众痛点至关重要。省纪委监委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先后到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信访局、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了解群众诉求。问题明确后,省纪委监委派3个小组赴苏南、苏中、苏北9个县(市、区)、34个乡镇和村居开展调研,实地察看50多个拆迁安置小区、卫生室等场所,梳理出物业服务不到位等6方面突出问题,为开展专项整治找准了靶向。

物业公司收费多服务少、小区环境脏乱差、电动车“飞线”“上楼”充电、路灯不亮……在居民日常服务和住房管理两类行业投诉中均位列第一的物业服务很快进入省纪委监委视线。聚焦群众痛点,省纪委监委在淮安、徐州等多地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攻坚物业服务难点,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投诉明显减少。淮安市盱眙县监委向县住建局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向开发商追缴电梯消防维修资金余万元,按业主专户分配经营设施等收益余万元。

抓住一件成一件,让问题解决见底见效

违规为经济适用房更名审批“开绿灯”,伙同他人骗购、倒卖经济适用房,涉案房产80余套,涉案金额余万元……南京市住房保障中心保障管理处原副处长俞枫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年12月24日,他因犯贪污罪、受贿罪领刑9年6个月。

住房保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针对住房保障领域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我们以案件查办为突破口推进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保障性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方面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南京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已立案查处16人,采取留置措施15人并全部移送司法机关。

针对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涉及面广、部门分散等问题,江苏省纪委监委为监督插上信息化翅膀,先后推动职能部门建设阳光扶贫、污染防治、医用(药)耗材等十余个信息化监管平台,将纪检监察监督嵌入其中,进一步提升了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

“去年我们通过价格谈判、以量换价,开展了两轮全省带量采购,其中单个医用耗材最高降幅达96.3%,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药品耗材阳光采购综合监管平台,实现集中采购信息化操作、职能部门全链条监管、纪委监委全流程监督。全省已有家医疗机构全面实行网上招采、47.4万种耗材实现在线交易,累计交易药品27万余次、医用耗材25万余次,预计节约资金22亿余元。

干成一件带一片,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住在徐州市汴塘镇榴园敬老院83岁的五保老人王大爷心头却暖意融融,“敬老院环境越来越好,有空调、大彩电、热水器,卫生间里连轮椅都能进去,便后起身还有扶手支撑,可贴心了!”

养老院的贴心服务,是农村敬老院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成效的突出表现之一。针对农村敬老院财务混乱、监管缺位、案件多发等问题,徐州市纪委监委在组织开展集中整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督促市民政局制定《民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推动职能部门加大投入,改善“硬设施”,优化“软服务”,建立健全高效护理机制,真正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不仅要把问题查出来、解决好,更要把漏洞找出来、堵塞住。省纪委监委从源头上摸排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监管盲点和制度漏洞,从个性问题中汲取教训,从共性问题中提炼经验,推进标本兼治,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年6月,盐城市纪委监委在亭湖区便仓镇走访时发现,全民创业园路面被超载的预拌混凝土搅拌车压得破损不堪,雨天积水难行、大风天尘土飞扬,安全隐患极大。市纪委监委通过摸底数、压责任、回头看等一系列动作,推动市住建、公安、交通等部门积极履职、落实整改、长效监管。在市纪委监委督促推动下,截至目前,该市检查混凝土搅拌车余辆次、查处超载余起,“大吨小标”预拌混凝土搅拌车全部淘汰,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全部纳入源头监管,解决了困扰群众许久的难题。(作者:顾敏葛修建蒋尚飞)

广东广州:监督阳光照暖群众心坎  

解决的是群众关切的“小问题”,赢得的是民心向背的“大政治”。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决向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开刀,强化基层权力监督,不断充实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巡察整改后,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道有了首家公办幼儿园。图为孩子们在园内愉快玩耍。

“太离谱了!我没在会议记录上签名,为什么上面会有我的名字,这事你们监察站一定要管一管!”年初,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石坑村监察站站长李永峰在日常接访时,从村民口中得知了这一“怪事”。经监察站核实,年底,时任石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邹某某为了让花基绿化及土墙建设工程顺利启动,将原本被村民代表会议否决的决议伪造成“得到了一致同意通过”,相关村民的名字也被代签,甚至还加盖了公章。“简直是随意践踏村民议事规则。”石坑村监察站遂将上述问题反映至镇纪委、派出监察组。查实后,邹某某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现在监察站在群众中知晓度越来越高,群众愿意向监察站反映问题,我们也能更加及时了解基层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日前,花都区个村(社区)党组织选举全部顺利完成,这背后也有监察站探头作用的充分发挥。花城街道大华村监察站站长谢桂炎在发现某干部因不符合有关政策要求,未被列入村“两委”推荐候选人名单但仍执意参选后,多次耐心做思想政治工作,讲明党的政策和纪律,该干部最终主动退出,保证了选举顺利完成。

年6月,广州市个村(社区)监察站全部挂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监察站共接待群众近20万人次,开展走访33万多次,列席重大会议4万多场,收集群众各种诉求2万多条,发现了一批违规经营出租集体资产、接受承包商宴请等问题。

如果说监察站及时打通基层监督末梢、让监督常在群众身边,那么巡察利剑则是直插基层把问题拎上来,精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问题。

今年初,冬日暖阳下的天河区凤凰街道柯木塱幼儿园,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一在年3月正式开园的幼儿园,彻底结束了该街道无公办幼儿园的历史。不只没有公办幼儿园,曾经该街道违法建设多达1多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缺乏。10多年来,群众多方反映,然而相关部门推诿扯皮、推进不力,致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针对这些情况,市委决定对该街道开展提级巡察。市委第六巡察组直插街道,除了列席党工委会议、开展个别谈话、明察暗访、开展问卷测评外,还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开展“三资”清查。巡察发现,街道“两违”问题突出,民生基础设施欠账多,存在无公办幼儿园、无银行、医院等问题。巡察反馈相关问题后,天河区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

拆除各类违建多万平方米;打通因兴建高速公路而被阻断10多年的便道;建成7家面积在平方米以上的个体超市,引进广州农商银行等营业网点,新医院……巡察整改之后,凤凰街道面貌焕然一新,上演了一出居民喜闻乐见的“变形记”。

群众利益无小事。近年来,广州市先后分三轮对全市30个经济体量比较大、问题反映比较多的镇(街道)党组织开展提级巡察,实地走访调研相关单位部门次,累计开展个别谈话人次,发放测评表和征求意见表份,调阅各类资料4.8万余件册,共发现基层党建工作薄弱、选人用人不规范、“三资”管理缺位等方面突出问题个,提出意见建议条,推动完善各类制度项,挽回经济损失1.5亿元。(作者:何霜)

四川泸州:向着搬迁后的美好生活迈进  

“来,大家一起,为我们搬进新房子干杯。”年元旦前夕,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凤鸣镇凤凰村15社8户农户乔迁新居,以别样的方式向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迈进。

合江县虽然已于年摘帽,但仍存在返贫现象。这8户人家的房子之前已纳入危房改造,因新建房墙体漏水,农户不愿搬迁。泸州市纪检监察干部下沉组了解到该情况,督促当地党委政府实施二次整改,农户最终住上了满意的新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群众脱贫后最担心的就是扶贫政策“断了线”、返贫没人管。泸州市纪委监委深刻认识肩负的职责使命,将“四不摘”落实情况纳入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监督执纪重点内容,突出抓好责任落实、问题整改、综合监督、执纪问责四项举措,督促行业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年5月,古蔺县观文镇凤鸣村32户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入股,分红时却“卡住了”,在纪检监察干部的督促下,终于拿到了迟到几个月的分红;合江县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72人,追回死亡人员继续领取的低保金12元……立足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次,走访2.7万余户贫困户,发现并督促整改“四不摘”问题个。

工程项目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关系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泸州市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工程项目,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查工程质量、进度及扶贫资金发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路修好了,农产品运送太方便了,孩子们上学也不受苦了。”走在全新铺设的张茶路上,合江县甘雨镇剑龙村村民夏良全一番感慨。

然而修路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道路动工后,合江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时发现,不到2公里的公路上存在着31处“补丁”,验收报告却显示“公路合格率为%”,群众质疑声很大。

“对出现问题的扶贫项目绝不姑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管到底。”合江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下发督办函,要求甘雨镇立行立改,并全程跟进整改情况。纪检监察室深入调查问题背后原因,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回应群众关切。3个月后,张茶路路面加铺18公分混凝土,新建2个排水涵洞,并配套急弯道防撞护栏,扶贫路终于通了!

紧盯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水务、住建、交通部门,对年以来实施的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农村道路三类扶贫项目审批程序不规范、建设进度滞后、建设质量不达标、未按规定审计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截至目前,“三项整治”共收集问题个,已督促完成整改个,移送有关问题线索8条。

既注重问题整改,又注重健全监督机制。泸州市纪委监委将深化村务公开专项监督、完善“小微权力”监督机制作为重要抓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进一步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泸州市纪委监委继续“盯住县里的权,盯住乡里的情,盯住村里这个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村务公开专项监督,督促民政部门对村务公开内容开展“瘦身”,制定全市统一样本,在试点的基础上全市推行新的村务公开,对扶贫领域资金项目来源、数额、分配、进度等“应晒尽晒”。

监督不是空话,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泸州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村务公开专项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将村务公开纳入《日常监督手段清单》《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清单制管理》重要内容,督促主责部门加强对村(社区)的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收集一批、运用“四种形态”处理一批、通报曝光一批半公开、不公开、假公开的问题,将村务公开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作为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监督执纪工作重点。

制度建立了,村监委会主任开展监督也有了底气。“以前监督什么,如何监督,心里没数,现在明确了村里必须公开的事项,我们的监督检查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叙永县叙永镇百花村监委主任游太俊对此深有体会。

“小微权力”晾晒在阳光下,背后的成效立竿见影。曾经的“上访村”古蔺县鱼化镇苗沟村,变成了零上访的和谐幸福村。如今,在脱贫奔小康路上的苗沟村日子越过越红火,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多元,整整比年脱贫时翻了一番。(作者:刘传福)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年第2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5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