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发展 >> 斯巴达的历史解读最后的挣扎阿瑞乌斯的
引言
关于伊萨达斯(Isadas)的值得信赖的信息,我们只能从普鲁塔克记叙“阿吉西劳斯的生平”的一个段落中找到。公元前年,伊巴密浓达带领他的军队在斯巴达的领土上长驱直入,就是下面这个将要讲述的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尽管对于这一背景是否真实还存在着明显的争议,但争议本身绝不会冲淡这个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重要性:伊萨达斯,佛比达斯的儿子,他向他的同胞以及敌人展示了一种真正的勇气。
无论是相貌还是体形,他都不同凡响,而且他正处于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青春时代。他全身赤裸,既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也没有披挂什么可以保护自己的盔甲,因为他当时正在给自己涂抹膏油,可是他竟然一只手抓住一根长矛,另一只手举起一把利剑冲出了房门。他就这样扑进了密集的敌群当中,把一个又一个敌人击倒在地。没有一个人能伤害到他,或许是有一些神灵因为他的勇敢而守护着他,又或者是因为在敌人看来他比常人要更加高大、更加强大。
据说后来监察官们先是给他戴上了荣誉的花环,然后又罚了他一千达利克(drachmas),因为他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装备就冒着生命危险投入了战斗。佛比达斯是伊萨达斯的父亲,他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斯巴达人,甚至还是一个有着非同一般的雄心壮志的人。在公元前年,据说他占领了底比斯,并且驻守在那里,这是在和平时期发生的事,尽管后来阿吉西劳斯撤销了他的这一行动,阿吉西劳斯是否在事先怂恿或者指使他实施了这一行动,就不得而知了。佛比达斯的兄弟埃乌达米德斯,即伊萨达斯的叔叔,在抗击欧伦托斯的战役(公元前-前年)中担任过指挥官,同样也表现得非常杰出;而且,可能是在公元前4世纪70年代晚期或60年代的早期,阿吉西劳斯的儿子阿基达马斯娶了埃乌达米德斯的一个女儿作妻子,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金钱与政治的婚姻。
图古希腊钱币
然而,公元前年,佛比达斯在彼奥提亚担任高级指挥官时被杀死了,伊萨达斯出生在公元前4世纪80年代,所以在他成长的阶段时是没有父亲的,但是,在意识深处,他也许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斯巴达英雄。在公元前年的时候,伊巴密浓达侵入斯巴达,此时的伊萨达斯正处在“paidiskos”阶段,即“少年”时期,这是斯巴达人对男性的一种专门称呼,也就是说,此时的男性正处在从男孩(pais,从7岁至18岁)到完全成年的战士(aner,二十多岁)这个阶段。
此时,他们也正处于训练的中级阶段,在这个时期,一些特别优秀的青年会被挑选出来参加猎杀希洛人的“特别行动队”,他们会被派遣到乡村地区,身上只能携带一把匕首,除了自己去拾掇谷物或者偷窃之外,不会供给他们任何食物。作为一种对男人勇气的检验或战士进阶的仪式,他们可以杀死任何偶然遇到的希洛人。或他们认为可能会制造麻烦的希洛人,以此来获得杀人的经验。伊布萨达斯赤裸着身体说明他正处于快成年的青春期,而他用橄榄油涂抹在自己身上,则意味着他已经做完了身体锻炼。
修昔底德告诉我们,在希腊世界最先举行涂油净身仪式的是斯巴达人,毫无疑问,部分原因是在拉科尼亚和美塞尼亚有着适宜橄榄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因此当地橄榄油的产量非常大,同时,我们回想一下当初薛西斯的探子在温泉关第一次看到斯巴达人的情形吧,那些斯巴达人当时也是在做体操,进行身体锻炼,个个都显得孔武有力,每当斯巴达人准备奔赴战场的时候,他们就会如此。因此,可能是对自己了不起的英雄父亲的记忆,也可能是温泉关三百勇士的壮举激发了他的斗志,从而使他表现得如此英勇。
然而,他的行为与成年的斯巴达人有着关键的不同,那就是他只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并不像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步兵那样参加阵地战,而且,他是带着狂怒投入战斗的,有点像公元前年亚里斯托达摩斯(Aristodamus)在普拉提亚那样;斯巴达人之所以没有对他的英勇予以嘉奖,可能是在他们看来,这个人是带着求死的意愿去战斗的,而没有恰当地显示出他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勇气。这可能就是监察官们,这些既坚守律法又务实独断的人,为何在授予他花冠之后-就像他是一个在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似的-接着还要对他处以一笔重重的罚金的原因,这是相当发人深省的。
图古希腊人
在把阿吉西劳斯钳制在斯巴达之后,伊巴密浓达班师返回了北方。在战役的开始阶段是骑兵部队之间的前哨战,色诺芬的一个儿子格里卢斯(Gryllus)(1)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他曾经通过了“够格者”训练,是一个居住在斯巴达的外国贵宾。这场战役的主要战事紧接着就爆发了。进行定位进攻的重甲步兵投入了战斗,这个第二次门丁尼亚战役的情形与留克特拉战役几乎一模一样,而且结果也完全相同,尽管这一次斯巴达人得到了雅典人的援助。接着又订立了一份《共同和平协议》(CommonPeace),这份和约实际上是在战场上订立的,或者,它其实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混乱?
这后一种观点是当时的历史学家色诺芬的看法,他曾经是一个亲斯巴达的流亡者,接受过阿吉西劳斯的救助,是阿吉西劳斯的追随者,但到那时他已经重新与雅典-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城邦-言归于好了。至于阿吉西劳斯,当他的城邦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的时候,他所能想到的最有用的措施就是出发前往北非,尽管他此时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去那里为人卖命,担任了一支雇佣军的指挥官。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尽快从埃及人那里挣到足够的金钱,来填补斯巴达因为军费开支而几乎耗尽了的国库,但是,他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叫墨涅拉俄斯的港口,也就是现在的利比亚的某个地方。
这个临终之地对一个斯巴达国王来说是合适不过了,但是,他这样的离去也标志着一个王朝悲哀地结束了,这个王朝开始的时候,斯巴达似乎已经达到了它力量的顶峰,而且,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取得了成功。现代的学者们在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依然还会认为阿吉西劳斯应该为斯巴达的衰落承担其个人责任。但是,我自己对此的看法是,从正面来说,是因为他大力地推行一种始终错误的、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而从负面来说,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地去解决斯巴达社会中那些长期存在的、根本性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问题,后世对他的那些责备,很大一部分确实是他应得的。
图斯巴达人
他的统治最终反而削弱了国家的实力,他确实是一个跛脚的国王!尽管斯巴达在公元前年被打败了,但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公元前年,亚历山大还没有来得及赶回希腊就死在了巴比伦,假如他当初真有想法要恢复或者改变他父亲设计的策略,即搁置斯巴达的地位不予处理的话,那或许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斯巴达问题。在亚历山大的继任者(他们的情况我们将在后面逐渐了解到)之间爆发的战争,使整个爱琴海希腊世界随后就陷入了动乱之中,公元前年的伊普萨斯(Ipsus)战役标志着这场动乱在某种意义上结束了。
在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纷争当中,斯巴达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子,在大多数时间里,它只能在幕后等待着上场的机会,与主要的战事或历史事件都没有什么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斯巴达没有参加公元前年或前年由雅典领导的反抗马其顿的战争,即所谓的拉米亚战争(LamianWar);公元前年,当马其顿的卡桑德(Cassander)入侵伯罗奔尼撒的时候,他的目标也只是想要去夺取对美塞尼亚的控制权。而此时的斯巴达却做起了雇佣军的买卖。它不但自己提供雇佣军,而且还在玛里南部的塔伊那隆,为亚历山大的继承者之间这场没完没了的厮杀提供;当时,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塔伊那隆是几个主要的招募中心之一。
图马其顿长枪方阵
实际上,在公元前年的时候,阿基亚德王族的阿克罗塔图斯(成美斯一从公个无足轻重的国湿新二世的儿子,克列欧美涅斯二世从公元前年到前30年治着”斯巴达,这简直就是奇迹)紧跟欧里庞提德王族的阿吉西劳世及其儿子阿基达马斯三世的脚步,继续选择去海外做雇佣军的生意。他在西西里没有取得多少成就,于是返回了斯巴达,死在了他父亲的前面。但是他的专横行为,表明他是一个斯巴达传统习俗的拥护者。他的儿子阿瑞乌斯(Areus)继承了祖父的阿基亚德王位。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人是非常反传统的。大约在公元前年,阿基达马斯四世继承了他的父亲埃乌达米德斯一世的王位,成为了欧里庞提德国王。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斯巴达第一次直接地卷入了亚历山大的继承者之间的战争,此时应该是伊普萨斯战役之后的几年了,战争一结束,亚历山大的继承者们就把“赃物”的大部分都瓜分走了。在公元前年的时候,卡桑德的儿子狄米特里·波立尔塞特司(DemetriusPoliorcetes)侵入伯罗奔尼撒,他想夺回自己因在伊普萨斯被人击败而失去的马其顿王位,他把控制伯罗奔尼撒视为自己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当中的重要一步。
在门丁尼亚,他和阿基达马斯四世遭遇了,后者不仅迅即被击败而且还丢了性命,与他一起遭殃的可能还有包括斯巴达公民在内的整整名士兵。如果不是因为希腊北方出现了更为紧急的事情转移了狄米特里的注意力,他一定还会继续挥师南下直捣斯巴达的领土,而且毫无疑问会占领并狠狠地蹂躏它。从公元前年开始到此时,拉科尼亚已经被侵略过四次了,但不平常的是,斯巴达竟然还从来没有被外敌占领过。十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年,阿瑞乌斯初次在国际舞台上登台亮相,最终成为了一位真正占据支配地位的斯巴达国王(rulingking)。
图斯巴达人出征
可以说,斯巴达与他一起彻底地进入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HelenisticAge).这个时代,与其说是希腊与东方在文化习惯与实践上的融合,不如说是两者在文化上的逐渐接近和靠齐,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彼此混合、相互借鉴,但是,又没有完全消除或整个地改变对方的文化。阿瑞乌斯一世(AreusI)是已故国王阿克罗塔图斯的儿子,在公元前年继承了长寿的祖父克列欧美涅斯二世的阿基亚德王位,尽管在开始的时候,因为他还没有到达法定的继承年龄,管理国家的事务在名义上还是由他的叔叔摄政克列欧利玛斯(Cleonymus)来负责。
然而,不久之后,克列欧利玛斯决定像他的兄弟那样去意大利南部当雇佣军,最后也同样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功。不过,阿瑞乌斯已经属于一个与他的父辈们完全不同的世界了,但他拥有希腊世界的新型统治者才有的眼光。公元前年,争夺亚历山大的遗产的几位主要的竞争者,宣布他们是各自领土的国王。阿瑞乌斯把他们视为自己的榜样,在他到了法定年龄并且担任了阿基亚德国王一段时间之后,他发行了斯巴达人有史以来的第一套银币,并且仿照亚历山大的方式,把自己的肖像和名号都非常醒目地铸造在银币上。
标称自己是唯一的“斯巴达人的王”,就好像欧里庞提德王朝根本不存在了似的;他这样做严重违背了吕库古的传统。事实上,他所做的违背传统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在公元前3世纪80年代的某个时候,他的叔叔,也就是以前的摄政克列欧利玛斯娶了一位欧里庞提德家族的女继承人,从而越过了两个王族之间的界限。但是,阿瑞乌斯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后来,他的儿子阿克罗塔图斯(未来的阿基亚德国王)又与克列欧利玛斯的(欧里庞提德家的)妻子发生了通奸,他也成功地处置了如此危险的局面,这些全都靠了他老练、圆滑的处事手腕。
他的这种才能在更高的层次,即泛希腊地区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争端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公元前3世纪的早期,人们以为他就是那封从耶路撒冷寄来的信的收信人,这封信是耶路撒冷的主教写的,收信人是“阿瑞伊乌斯”(Areius),这位主教在信中说斯巴达人和犹太人有着共同的祖先。主教的目的其实是希望斯巴达人能够帮助耶路撒冷去抵抗塞流西的国王安条克(SeleucidKingAntochus),公元前年,阿乌斯在组建了一个反对希腊的宗主国马其顿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后,侵人埃托利亚(Aetolia).到了公元前3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已经转换了阵营,马其顿国王安提柯二世(AntigonusI)哥那塔(Gonatas)给他及时振遣来了雇佣军,补充了他的军事力量,帮助他成功地击败了来自伊庇鲁斯(Epirus)国王皮洛斯(Pyrrhus)对斯巴达的进攻。
图神庙遗址
此后不久,他和埃及的托勒密二世(PtolemyII)菲腊德勒夫斯(Philadelphus)订立同盟,成为了“斯巴达-雅典一托勒密轴心同盟”的一员,从而使他有能力考虑越过柯林斯的地峡去介入所谓的克里蒙尼迪亚战争(ChremonideanWar,以雅典的一位主要领导人命名,时间从公元前年至前年)。但是,也正是在他当政期间,举世闻名的“吕库古”政体也开始真正地解体了;公元前年,他没能突破占领并驻守在亚利哥林德斯山(Acrocorinth)的马其顿人的封锁,反而被杀死在这个地方的附近。阿瑞乌斯最初的任务是去把德尔斐从埃托利亚人联盟的手中解放出来。
这个目标既是因为斯巴达人对宗教的虔诚,无疑也是因为阿瑞乌斯个人对权力和声誉的热望。尽管斯巴达人世代相传的对德尔斐的尊敬十有八九是足够真诚的。虽然在军事的意义上,阿瑞乌斯损失惨重,但是,无论如何这次行动还是给他带来了一些名誉,而不是完全一无所获,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曾设法说服麦加拉、彼奥提亚以及阿尔戈斯的一些城镇和伯罗奔尼撒北部的亚加亚的四个城镇(它们在公元前年时候是亚加亚人同盟的核心)来加入他的事业。
图神庙彩画
在遭到断然拒绝之后,阿瑞乌斯在公元前3世纪70年代又卷土重来,这一次他采用的是对当时的斯巴达国王来说轻车熟路的策略-到克里特征募。但是,在公元前年,他又被从克里特火速召回,去应对伊庇鲁斯的国王皮洛斯对拉科尼亚发动的另一次入侵以及对斯巴达的进攻。与阿瑞乌斯一同回国的还有名,马其顿国王安提柯二世哥那塔也从柯林斯派来了雇佣军增援他,从而使他能够解除敌人对斯巴达的围攻。据说,一些斯巴达的贵族妇女表现得极为勇敢,也为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些妇女中就有埃乌达米德斯一世的孀妇。
这预示着一些斯巴达妇女将在公元前3世纪的第三个二十五年这段时期里,在斯巴达的历史上扮演毋庸置疑的重要角色。阿瑞乌斯千方百计地想要挤入希腊世界的“超级联赛”,但是,他的这种努力在公元前3世纪60年代的克里蒙尼迪亚战争中遭遇了重挫。尽管斯巴达与这个“联赛”中的一名“顶级球员”-埃及的托勒密二世建立了某种形式的联合,但阿瑞乌斯自己却被杀死在柯林斯附近。此时,斯巴达的国运也差不多降到了谷底,甚至比公元前4世纪60年代的留克特拉战役之后的十年还要低落。
图斯巴达与战争
斯巴达不但没有在国外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而且在国内,历史悠久的“吕库古式”的各种习惯风俗也开始遭到破坏。在本来被认为是“平等”的斯巴达人当中,不平等的现象开始加剧,而且,此时的斯巴达人也只剩下名左右了。两位斯巴达“改革家”在此时出场了,他们分别来自两个王族,他们能获得这样的声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古代最杰出的传记作家普鲁塔克曾为他们写过了完整的传记,普鲁塔克来自彼奥提亚,活跃于公元1世纪前后的几十年里。当普鲁塔克准备坐下来撰写《希腊罗马名人平行列传》(ParallelLives)的时候,他不可能没注意到罗马的格拉古兄弟俩在当时的巨大声名,他们分别是提比略(Tiberius)和盖约(Gaius)。
结论
两人都曾经担任过平民护民官(分别是在公元前,他们及前年和前年)。而且,在罗马国内的激烈政治斗争中,他们俩都因为试图对罗马的共和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丢了性命,罗马政府在当时仍然由一个极端保守且又题具凝聚力的元老院把持着。格拉古兄弟俩不但活着的时候响当当,死时更是轰轰烈烈,在希腊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人可以与他们俩相比呢?如果再有一对类似的兄弟那就最理想了,可是,没有,即使是任何意义上的一对兄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