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发展 >> 清朝官员官服上图案代表什么意思,看完这篇
清朝官员官服上的图案在古代有个官方的称谓叫“补服”。“补服”就是在官服大褂的前面和背后用来装饰的”补子“。”补子“上绘制不同的图案,用来表示官阶。图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底子,可以是方也可以是圆。另一部分是图案,多是动物图案。
”补服“最早的形态可以追溯到唐代,唐高宗李渊就成让他手下的禁军将领在袍子上纹饰不同的动物图案以作区分。左右武卫将军纹的是豹,左右翊卫将军纹的是鹰。
清朝的官服和明朝的官服在形式上比较接近,官服上都有”补服“,并且”补服“的作用也类似,只是图案上有所差异。
左边为明代官服,右边为清代官服清代”补服“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每个类别按级别分为一到九品。关于”补服“的规定在乾隆二十四年(公元年)完成的《皇朝礼器图式》中有详细规定。
文官一品图案为鹤。
文官二品图案为锦鸡。
文官三品图案为孔雀。
文官四品图案为雁。
文官五品图案为白鹇。
文官六品图案为鹭鸶(lùsī)。
文官七品图案为鸂鶒(xīchì)。
文官八品图案为鹌鹑。
文官九品及其他图案为练鹊。
武官一品图案为麒麟。
武官二品图案为狮。
武官三品图案为豹。
武官四品图案为虎。
武官五品图案为熊。
武官六品图案为彪。
武官七品、八品图案为犀。
武官九品图案为海马。
另外都御史、监察御史、按察使都用獬豸(xièzhì)。
明代文官一品的图案也为仙鹤,但仙鹤的图案和清代的仙鹤图在样式和风格上都有所差异。
明代文官一品仙鹤图清代文官一品仙鹤图明清两代的仙鹤图,你更喜欢哪一种,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