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冶疗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angshengyinhsi/39208.html雍正雍正朝职官设置的一大显著特点即“因事权授”“不拘定制”,派遣到地方的观风整俗使即具有这种特性。观风整俗不是雍正帝的独创,古代帝王派官巡查地方,或亲自巡视时常有之。周天子巡狩四方,两汉使者“观风采俗”,隋唐则有了盐铁使、转运使等官职,都是临时的巡视。到了清代,康熙帝六次南巡、三次东巡、两次西巡,赴避暑山庄、畿辅等地更是不可胜数。所到之处,观察庄稼收成与城镇面貌、查看河工、体察民情民俗,直接了解了民间疾苦,下情得以上达。雍正朝设置观风整俗使,常驻地方,直接向皇帝汇报民情。设立之原因康熙帝治国以宽仁为尚,反而激增了官场腐败,贪污大案时有发生,尤其是亏空案层出不穷,有江西偏远小县亏空竟然达到四万两。亏空的形式多样,有官员作弊蒙混,也有官员谎称民欠。盛世之下吏治腐败,这是继任者雍正帝执政后设立观风整俗使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康熙朝晚期一直悬而未决的皇位继承问题,成为朝野内外心照不宣的大事。诸皇子拉帮结派,大臣分野站队,朋党之祸愈演愈烈。雍正帝继位后,兄弟不服,散播谣言,坊间流传“谋父”“弑兄”“屠弟”等层层罪状,质疑帝位合法性。雍正帝大兴文字狱之风,观风整俗使应运而设。浙江是最先设立观风整俗使的省份,起因即为一桩文字狱——查嗣庭案。查嗣庭于雍正初年任江西乡试正考官,所出考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前句有“正”,后句“止”字。有人将此事与汪景祺《历代年号论》“一止之象”之说联系,指出前代正隆、正大、正德等凡含有“正”字年号均不祥。还称查嗣庭以“维民所止”为题,“维止”二字系“雍正”二字去头,将其逮捕入狱。一年后查嗣庭畏罪自杀,仍被戮尸枭示。其子十六岁以上判斩刑,十五岁以下流放,其妻与儿媳发配边疆为奴,担心受辱自杀。因汪景祺、查嗣庭都是浙江人,雍正帝一气之下停了浙江乡试、会试三年。不止于此,雍正帝认为江浙一带“士习不端,民风何由而正”(《清世宗实录》卷四八),专遣一官,铸给关防,前往浙江观风整俗。浙江之后,又于雍正七年二月在福建和湖南,七年十二月于广东设立此职。福建、湖南、广东设立观风整俗使原因各异。福建比较复杂,一是福建民风骄悍,宗族械斗严重;二是闽地开放了海禁,清廷担心当地人与外夷勾结;三是台湾为福建辖地,孤悬海外,地方起义层出不穷;四是民穷事烦,盗案频发。湖南派遣整俗使的导火索也是文字狱——曾静案。曾静本为县学生员,偶然间读了文人吕留良的书,受到书中反清复明言论的影响,曾静著《知新录》,称满人为夷狄,“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恰巧皇八子允禩的同党发遣广西,路过湖南,谣传雍正阴谋夺位。曾静闻悉此事,以为清朝末运已至,派学生张熙前往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不料岳钟琪将曾静阴谋和盘托出,曾静被拘,押解至京。雍正帝亲自审问,并将其与曾静问答编为《大义觉迷录》,派员带曾静到江宁、杭州、苏州等地宣讲。令人不解的是,雍正帝竟将曾静、张熙免罪释放,吕留良则全部遗著焚毁,族人俱诛,孙辈发往宁古塔为奴。曾静案后,雍正帝派遣观风整俗使时时监察留意。职能和权限观风整俗使仅从名称上看,为整顿社会风气,实际上派遣的官员管辖之事很多,几乎囊括了通省事务。浙江为首派观风整俗使的省份,第一任官为王国栋,雍正帝曾将其与能臣鄂尔泰和田文镜相提并论。王国栋的职责颇能反映此职的权限。治理亏空。浙江通省旧欠钱粮一百余万两,雍正帝谕令王国栋密行访查。王国栋行文各府州县依限催征,据实奏报,“应参究者参究,应革惩者革惩”。整顿民风。王国栋格外留意地方舆论,秘密监察舆情。到浙江后访闻有市井商人凑钱买邸抄,他担心小民一阅邸抄,以讹传讹,迷惑视听,对此事严行戒饬。观察收成。地方的雨雪粮价关系国家命脉。雍正四年,浙江收成略歉,王国栋与巡抚李卫领旨疏通杭州至海宁河道,蓄水灌田,海宁至黄湾一带支河,也开工疏导。监察官员。雍正帝倾向与地方官之间单线联系,以了解内情。王国栋所到之处,秘密稽察文武官吏,保举海宁与仁和两地县令,参劾昌化县、德清县、孝丰县三地知县。对各处官员分别出具考语,秘考奏报。此后王国栋调任湖南巡抚,上陈在任期间浙省民风吏治情形,称抵任半载,浙江十一府已历杭、嘉、湖、绍、宁、台六郡,计四十余县,将地方情况先后条析奏闻,所有风俗、吏治、营伍一切事宜均随处查访。特点及撤销观风整俗使为“因事授权”的临时官职。仅在雍正朝设立,分别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四省设官,时间最多三四年。观风整俗使职权广泛。一言以蔽之,观风整俗使所管无所不包。浙江整俗使王国栋在任期间,举凡钱粮征收、诉讼案件、风俗民风,通省事务尽在其参查范围。观风整俗使与皇帝联系紧密。整俗使官员品秩无定制,其官阶据其原职而定。无论官职高低,均直接听命于雍正帝,有直达皇帝的奏事权,因此在地方上权势很大,即使地方督抚大员也都非常忌惮。观风整俗使大多出身科甲正途。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四省共任命过六位观风整俗使,都是举人或进士出身。原因可能是教化乡里,化导风俗,需要熟读经典、为人师表的饱学之士。观风整俗使一职的撤销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是与地方官易于产生冲突。尤其是遇到强势的巡抚,不容他人干预地方事务,浙江巡抚李卫曾向雍正帝密奏,称观风整俗使许容“器小易盈,若加之以大品,恐其骄蹇难于公事”(《清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继任许容者为蔡仕舢,李卫与其也不甚相合,告其门人招摇撞骗,属下毫无法纪。后蔡仕舢子科考请托,疏通关节,雍正帝将蔡及浙江观风整俗使一职一并裁了,这种因人裁官的现象历史上并不常见。随着雍正朝政局的稳定,至雍正十一年,各省积弊也基本解决,观风整俗使陆续撤销,此后清朝再未设立此职。具有“特派员”特性的观风整俗使,在雍正朝国家治理中留下了具有特色的一笔,其中经验得失留给后世诸多思考。(作者:张建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张建斌来源团结报编辑周章龙编审王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