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卫星装雷达,太空撒土豆航母和五代机一

发布时间:2023/5/31 17:09:59   
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11/

利刃/TONE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反隐身雷达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平行概念,两者分别侧重电磁学和天文、通信领域。

但随着微小卫星成本的不断降低,将两者融合的新技术也逐渐浮出水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就于近日公布了其新研究项目:通过分析地面和水面反射的GPS定位卫星信号产生的多普勒位移效应,名为Kea的微小卫星传感器将能够轻松定位移动中的大小目标,比如说船舶和飞机。

图为美国的SMAP系列雷达观测卫星,需要极大口径的雷达天线。

从澳大利亚方面现在公布的资料来看,由于使用了GPS定位星座覆盖全球,且强度足够的信号,搭载Kea被动雷达传感器的微小卫星并不需要搭载体积、重量皆十分庞大的发射机,因而其重量和体积都能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这个极小到底有多小呢:答案很惊人: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试验星仅长2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重量也只有2千克,这意味着几乎任何一款现役主流运载火箭都可以迅速撒土豆,向轨道上部署大量的被动雷达卫星,建立可用的监控网。

图为光学成像卫星下的航母舰队。

很显然,相比于背靠GPS导航信号这棵大树工作的被动雷达卫星,现行各航天大国的预警/监控卫星都有明显不足:传统光学遥感卫星虽然成像清晰,且能无视雷达隐身机制,但一方面光学镜头会受到天气因素干扰,影响判读结果;另一方面光学卫星过顶的轨道、时间都固定,航母舰队甚至能通过制定特殊路线的方式不留痕迹。

相比之下,被动雷达卫星不仅价格便宜,其运行轨道还比传统卫星低得多,这使得应用固体火箭就能在战时进行快速补网。

图为运输到海上进行发射的长征-11运载火箭,非常适合进行微小卫星的发射工作。

而在面对未来可能扩散的反卫星武器时,由微小卫星组网建成的天网也比传统卫星群有着明显优势——微小卫星虽然使用寿命不长(不超过3个月),但高烈度的战争往往在几个小时内就分出胜负,微小卫星数量大不怕打,打了又能快速补网不心疼的特性就凸显得淋漓尽致。

图为已经迭代到第三代的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先进使得背靠大树成为可能。

但凡事都有反面。GPS信号赋予了被动雷达传感器轻装上阵的功力,甚至是分米波反隐身雷达的基础(GPS信号工作于UHF频段,有一定反隐身潜力),但也同样是被动雷达传感器的软肋——反制它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对区域内的GPS信号下手干扰或屏蔽,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反航母和反隐身神器轻则失去准头,重新沦为睁眼瞎。

图为执行高空伪星座中继任务的美国MQ-9B无人机。

当然,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作为世界最大导航系统之一北斗的建立者,中国在这一GPS被动雷达领域也早有研究,其历史最早能够追溯到年。

但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GPS被动雷达微小卫星真正趋于成熟,仍旧是借的商业航天这股东风——事实上,商业航天催生的军事高边疆领域还远不止于此:随着一系列廉价的卫星平台接踵而至,未来战争的决胜战场已经从海陆空转移到了空间和电磁领域,谁能够在宇宙空间把传感器擦得更明,信道拓得更宽、胜利的大门就已然敞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7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