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资源 >> 卫星遥感天气雷达东至县气象局依托科技护
近年来,池州市东至县气象局着力提质增效,围绕“三美东至”建设,补齐发展短板,聚焦关键技术,大力实施卫星遥感、天气雷达、天文观测等领域科技创新,努力提升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内涵,助力东至留住“青山”,点“绿”成金。
率先构建对地观测县级分中心
年7月,安徽省高分中心发文,批复同意依托东至县气象局设立高分东至县中心,由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省高分中心提供技术支撑。8月2日,东至县 府办公室发文明确,高分东至县中心建设为“十四五”期间东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本着“边建设、边服务、边完善”的工作思路,东至县气象局利用高分数据,重点探索与构建面向 务、商务和社区等针对性应用服务模式与共享服务体系,围绕 府相关部门的数据和应用需求,将为农业、林业、自然资源、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及相关行业提供高分遥感数据层面的支持,实现高分遥感数据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服务。
俯瞰着观测站旁的青山绿水,东至县气象局局长 少山说道:“前期项目应用选择河湖长制污水整治、秸秆禁烧等部分行业管理领域开展试点应用服务,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效果。”
近期,东至县气象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遥感软件及服务项目也已启动,该项目主要任务为动态获取覆盖东至县全域高分辨率空间数据,建立高频度空间数据库,完成业务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县的高分影像底图及影像三维展示和音视频指挥平台的联动,未来将极大提高高分数据在东至县试点应用的效果。
加快推进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
在《关于加快推进东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一极三地一门户”建设的实施方案》中,东至县气象局提出将在未来实现气象监测精密度、预报 度、服务精细度逐年提高,气象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逐年增强,气象服务自然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和服务农业、交通、生态、旅游行业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东至县气象局着力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不仅适当提高了安徽皖南地区雷达建设密度,还将在多部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探测模式多样化、同型号雷达标定性能评估、多雷达多分层结构特征分析等领域开展研究,有利于进行风场反演,建立形成对皖南地区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有效监测体系,提高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
目前,经东至县气象局联合池州市铁塔公司多次选址,确定胜利镇南丰村幸福组为 址,胜利镇南丰村高檀组为备选址,选址报告书已报省气象局。东至县委、县 府高度重视天气雷达项目建设,已批准将天气雷达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相关经费缺口,分年度列入县级气象事业常规预算。
打造“天空之城”助推生态绿色发展
东至县远离光污染严重的大中型城市,夜空较纯净,利于发挥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潜力,开展天文科普教学。高分项目的建设引发集群效应,省内多位知名天文学领域专家在县气象局的引荐下,到东至共商天文望远镜项目建设。
经过深度考察和交流,专家一致认为,东至非常适合建设天文观测站,项目建成后,站点所采集的北天 手观测数据,将服务于我国的近邻星系搜寻、小行星和卫星碎片搜寻,以及太阳活动等探测观测项目,并为潜在的小行星、陨星天体提供灾害预警。
天文观测项目的落户,将有力推动创新资源和 人才等要素在东至聚集成势,加速推进先进技术、发明专利等成果在东至转化应用,必将为东至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用功用力为发展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完成高分东至县中心项目建设,加快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建设,完成气象天文生态科普园(天文望远镜)建设,配合清华大学、中科大等校所完成射电阵列ALA原型机项目建设,推动深电科与国仪量子深度合作并建立研发中心和博士后交流站.........年东至县气象局面临一系列任务与挑战。
“高分中心、天气雷达和天文望远镜建成后,将吸引更多大型科学装置落地东至建设,促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 少山介绍,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力度,建立实习基地,逐步以技术引领天气雷达、天文设备研发及运维、高分遥感大数据存储分中心等科技产业向东至聚集。同时依托东至气象天文生态科普基地,推动旅游等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接下来,东至县气象局将用功用力做好气象服务,对标对表东至发展服务需求,补齐发展短板,聚焦关键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提升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内涵,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三美东至”提供优质气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