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资源 >> 70年与祖国共奋进红网
编者按:
近年来,张家界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市委和上级纪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职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一刻不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工作亮点纷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红网张家界站联合湖南日报张家界分社、张家界电视台、张家界日报联合推出张家界市纪检监察工作系列报道,回顾张家界市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专项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红网时刻张家界10月31日讯(张家界日报记者曾甲长)年1月8日,在中共张家界市委大院的机关大楼门柱上,一块被红色绸布覆盖的牌匾在掌声中被揭开,“张家界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揭牌。
一年多时间以来,在青山绿水间,张家界按照党中央绘制的“蓝图”,以绣花功夫精细施工,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勾勒出了一幅不断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画卷。
加强党的领导
改革蓝图化为生动实践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根本目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改、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为了在张家界落实好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张家界市成立了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任组长,站在改革第一线,带头当好“施工队长”,先后6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区县委书记及试点工作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改革试点工作,把制订实施方案作为总抓手,敲定了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将时间细化到日、责任确定到人,做到纲举目张,为后续改革工作打好“地基”。
《张家界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审议通过后,明确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七项任务:完成机构设置和人员转隶,明确监察委员会职能职责,明确监察对象范围,明确监察委员会惩治腐败、调查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权限手段,建立监察委员会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强化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制约,设置派驻纪检监察组。
在有限的时间里,七项工作任务,样样任务迫在眉睫,道道题目都有自己的时间表。尤其是职能、人员、工作的深度融合、有序运转最为繁重,最具挑战性。如何在短时间内搞好融合工作,成为摆在市纪委监委面前的一道考题!
“这次改革是加强党对反腐力量的整合,就是要通过改革,改出崭新气象,改出更强战斗力。”虢正贵提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工作落实。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张家界市迅速完成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实现“形”的融合。同时,实行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职能分离、部门分设,人员力量向一线倾斜,强化人员、职能、工作三融合,以科学配岗、开展集训、以案代训等方式,加快实现“形”的重塑和“神”的重铸,真正做到了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
打铁还需自身硬
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人员、职能、工作三融合之后,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另一大挑战,业务上的贯通融合也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人员转隶之后,纪律和法律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分隔线,如何擦掉这根线,打造一支执纪执法双优的干部队伍是市纪委监委不懈的追求目标。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业务培训!相关数据显示,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积极与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杭州纪检监察培训中心联系,争取了近人参加业务培训。共举办14期“一周一课”学习课堂,集中观看了12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干部培训系列课程,举办一期为期5天的实战业务培训班,一期《规则》《规定》培训班,参训对象主要为市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和巡察机构全体人员,参训人次人次。
通过种种努力,张家界市纪委监委自身业务素养提升了一大截。对此,市纪委监委并没有满足。作为执纪执法机关,他们充分认识到,纪检监察机关干的就是“打铁”的活儿,自身更要过得硬,必须从严从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为此,他们又开启了新一轮创新举措:
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等,严格贯彻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着力打造团结务实、坚强有力、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
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出台纪检监察干部“五个一律”,建立廉政档案,开展区县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巡察“回头看”;
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举办政协委员走进市纪委监委活动,向党外人士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聘请14名各界人士担任特邀监察员;
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加大干部交流任职力度,注重培养年轻干部;坚持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年1月至年10月共函询33人,立案12人,处分8人,组织处理17人,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值得一提的是,张家界市“留置第一案”田永红案,仅5天时间成功办理,刷新了办案时间“短纪录”,打好了全面融合的第一战!
……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治理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相关数据显示,一年多时间以来,市纪委监委共立案件,处分人,创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40年来高峰!
整合反腐败资源
铁腕惩治腐败成效彰显
在改革试点之前,张家界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监察范围过窄、没有做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覆盖的情况。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就是要与时俱进,把纪检监察的领导权、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把反腐败资源集中起来,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最终形成合力惩治腐败,真正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针对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监委和纪委合署办公后,市纪委监委紧紧抓住惩治这一手不放松,对腐败分子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对“四风”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坚持系统办案思维,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查深查透、深入解剖,查处了农业、政法、检察、国土、人防、商务、医疗、国资委等领域的系列窝案、串案,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立案查处了32名涉嫌行贿犯罪人员,名党员干部投案自首和主动交代问题,不敢腐的震慑进一步彰显。
相对于“远在天边”张牙舞爪的“老虎”,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给群众的感受更真切,对群众的伤害更直接。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动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着力打通监督监察“最后一公里”:
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剑指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严肃查处了彭万国、覃桂平等村干部“小官大贪”案件,
年1月至年9月共发现问题线索条,立案查处人,组织处理人,移送司法机关20人,追缴资金.91万元,退还群众.07万元。
坚持扫黑除恶与基层“拍蝇”相结合,严查“保护伞”“关系网”“黑后台”“消息树”,全市受理涉黑涉恶类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条,严肃查处了龙期斌、赵新华等涉黑涉恶典型案件,积极回应群众期盼。
坚持抓早抓小,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效推动从重惩戒查处到重监督预防转变,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人次,分别占比70.8%、19.8%、3.2%、6.2%,结构更加合理。
“过去的一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袁美南掷地有声地说道,要不断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加强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