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资源 >> NMPA年第一季度医疗器械监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一)医疗器械行政受理情况
本报告期内,全国共完成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件,其中,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件,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件。全国共受理首次注册申请件,其中,境内第二类首次注册医疗器械件,境内第三类首次注册医疗器械件,进口首次注册医疗器械(含港澳台)件。全国共受理延续注册申请件,其中,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延续注册申请件,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延续注册申请件,进口医疗器械(含港澳台)延续注册申请件。详见附表29。
(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情况
本报告期内,全国共批准各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件,延续注册件。其中,批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件,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件,进口医疗器械(含港澳台)首次注册件;批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延续注册件,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延续注册件,进口医疗器械(含港澳台)延续注册2件。
截至年3月底,全国累计共有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件;各省级局共批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件。详见附表29。
(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年3月底,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68万家,其中:可生产第一类产品的企业1.55万家,可生产第二类产品的企业1.33万家,可生产第三类产品的企业家。详见附表30。
(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年3月底,全国实有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93.99万家,其中,仅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62.39万家,仅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7.66万家,同时从事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23.94万家。提供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服务的企业家。详见附表31。
(五)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管情况
本报告期内省及省以下监管机构共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家次,全面检查高风险企业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家次,全面检查高风险企业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家次,全面检查高风险企业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家次。详见附表32。
(六)医疗器械经营、使用日常监管情况
本报告期内省及省以下监管机构共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38.99万家次,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或单位家次,完成整改1.02万家次。详见附表33。
(七)地方医疗器械抽验情况
本报告期内各省(区、市)共检验医疗器械批次,不合格51批次,不合格率5.94%。详见附表34。
(八)医疗器械案件查处情况
本报告期内全国共查处医疗器械案件件,货值金额共.13万元。罚款.9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2万元,取缔无证经营12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个,责令停产停业9家(包括生产企业2家和经营企业7家),移送司法机关11件。
查处医疗器械案件数量排在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从货值划分来看,货值5万元以下的案件有件,占医疗器械案件总数的97.45%;货值5万元至20万元的案件有55件,占比1.53%;货值20万元至50万元的案件有16件,占比0.44%;货值50万元至万元的案件有20件,占比0.55%;货值万元至1亿元的案件有1件,由四川查处;本报告期内未查处1亿元以上的医疗器械类案件。
从违法主体来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案件有件,占全部医疗器械案件数的6.9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案件有件,占比44.79%;医疗机构案件有件,占比43.79%;其他主体案件件,占比4.52%。
从案件的违法类型来看,涉及医疗器械质量的案件有1件,占医疗器械案件总数的30.56%;违反证照管理的案件有件,占比9.57%;违反流通秩序的案件有件,占比8.90%;其他违法类型案件有件,占比50.97%。详见附表35。
附件:
来源:NMPA
整理:致众TACRO
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林1857167),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近期活动
医疗器械如何快速应对进入欧美市场强制法规要求—MDR解读
第二十二届ISO内审员培训会邀请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