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优势 >> 家风好政风清民族兴走进云南民族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高燕
5月21日,省民族宗教委直属机关纪委组织机关各处室、委属各单位余人,走进云南民族博物馆参观“家风好政风清民族兴——云南民族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展党史教育和家风教育,感悟优良家风,弘扬廉洁文化,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和廉政意识。
走进云南民族家风文化展览区,就可以看到主题形象墙,展览“家风好政风清民族兴”的主题醒目突出。前言深刻地论述了家国关系、家风的重要性、云南各民族优良家风的作用及此展览的目的——“记录民族历史,展示丰富文化,弘扬团结精神”。
据云南民族家风文化主题展项目团队负责人、云南民族博物馆策展人赵菲介绍,“家风好政风清民族兴——云南民族家风文化主题展”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委员会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联合主办,云南民族博物馆承办,截至5月21日,参观家风展的观众已经达人次。本次展览是以习近平谈家风、传统优良家风、家风的传承与交融、新时代的家风为主线,遴选展品件,以实物、碑拓、照片、典型案例等形式,通过多媒体加以呈现,点面结合,展示习近平关于家风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云南民族优良的家风家教,宣传新时代传承、弘扬云南民族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创新性和重要意义。
参观过程中,大家不断从优秀家风家训中汲取道德力量,凝聚“崇德明理、向善向上”的家庭价值共识。云南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申晓培告诉记者,这次展览最大的亮点是内容很丰富,人物上从“气节重于天下”的钱沣到“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新生和前进”的聂耳。从保持勤俭、诚实守信的王炽到制定“诚、正、敏、毅”的校训,“熊氏无穷数”的定义者熊庆来。从“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杨善洲到“时代楷模”张桂梅等。在云南这片热土上,从古到今涌现出了无数从“克己”“修身”到奉献的楷模。而展品上,从《正气歌》到艰苦奋斗的回族商帮使用的生活器具,从情景再现的“火塘文化”到《家和万事兴》的苗族绣片,从彝族虎头鞋到瑶族“度戒”面具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爱国、爱家、传承良好家风的实证。另外,多媒体的运用也是这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序厅等处投屏播放各民族语言讲“家和万事兴”、央视纪录片《家风》、云南省纪录片《和顺家风》、云南各民族讲家风故事,带来全方位的视听盛宴。
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云南民族家风文化的真实记录,也是一次在民族文化中体验、熏陶、受益的心灵对话。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云南是26个民族团结发展的大家庭,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各个民族都是“追梦人”。家风之所以重要,在于其不仅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也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