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优势 >> 二十年磨一剑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趣史录
在多年前,普京曾有一句誓言:“给我二十年时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在年,普京接任叶利钦,成为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主人,到今年满打满算也已经有二十年。
普京在这二十年中连续担任总统总理,几乎把握住了俄罗斯所有的财政大权,同时又以铁腕政治出名,在几年时间中解决了俄罗斯的不少难题,就算是到处得罪人的特朗普,在普京面前也只能化身“小迷弟”,更别提跟普京对着干了。
可是从国家综合实力来看,普京和自己老搭档梅德韦杰的铁腕政治手段,真的有把俄罗斯推向一个新的时代吗?俄罗斯在未来究竟有没有强大崛起的另一重可能?或者说,二十年磨一剑的普京,能否用他的铁腕手段挽救俄罗斯?
什么是国家的强大呢?这个强大并不局限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要从国家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影响力、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等多方面来探讨,而俄罗斯在综合上的“国家得分”,显然没有够得上“强大”这一标准。
经济发展困境重重
俄罗斯像是一个先天发育不足的孩子,在普京之前,叶利钦就靠着讨好西方勉强维持经济运转,不思考如何变革,只是一个劲的实行“休克疗法”,俄罗斯人民不仅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就连日常的生活温饱也难以保证。
休克疗法
除此之外,叶利钦还亲手扶持起来一众侵吞国家财产的寡头政治人物。此类种种,都是阻碍俄罗斯发展的拦路虎。
在普京就任的前几年,俄罗斯的经济到了一个触底反弹状态,经济水平在他的改革下得到了迅速发展,GDP也显著提高,人民终于摆脱了叶利钦时期的痛苦生活,得到了一点福利。但是这些经济成果更像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源,只能是短暂片面的。
叶利钦
因为在俄罗斯的GDP贡献里,占大头的永远都是能源企业和武器企业,这是企业后继力量不足,而象征着未来发展的民营企业,则迟迟没有活力。
能源挖掘始终不是一条长远之路,毕竟任何资源都有枯竭的那一天,再加上俄罗斯此时又面临着美国欧洲的联合制裁问题,美国石油霸权体系有笼罩着世界,国际油价不断下跌,在小小的复苏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又陷入了窘迫状态。
美国石油霸权体系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俄罗斯跨越了欧洲与亚洲,是世界上领土版图最大的国家,物产资源极其丰富,有着大片原始森林,蜿蜒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与石油。就用这样一片物产宝地,俄罗斯似乎从不用担心贫穷的问题,但是也正是这些丰富的资源,限制了他们未来发展的脚步。
由于天然气已然成为俄罗斯本土人民发家致富的主要经济手段,他们习惯了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赚钱模式,愿意创业开办企业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劳动的更是微乎其微。
走在俄罗斯的大街上,你可以随处见到醉醺醺的酒鬼,这种享乐文化遍布俄罗斯上上下下。他们太依赖于地下能源,太依赖于现如今稳当的生活,缺乏斗志。
对于仅剩无几的民营企业,政府也不是很看重,本身国营企业就已经抢占了不少市场,民营企业举步维艰,政府还不愿意出面扶持,资本活力只会越来越差。反观中国美国,民营企业私人创业补贴多种多样,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经济竞争力也因此加强。
如果俄罗斯能够吸取他人教训,转变自身的经济发展形式,或许未来的市场不会像如今一样死气沉沉,但是俄罗斯现如今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他们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形同虚设,国家经济要依靠重工业来得以维持,而重工业的领头人又不愿意花自己的钱去补贴畸形轻工业,久而久之,两头之间的差距悬殊又被拉大。
普京曾经对外公开过带领俄罗斯摆脱能源国家的信心,还做出了一系列的产业振兴计划,但依旧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如今的俄罗斯对外依旧只有石油和能源拿的出手,出口比率甚至都快赶超沙特。
苏联留下来的军事遗产在现代也遇到了瓶颈,在一九年年末,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在维修中出现意外事故,为了国家安全考虑,俄罗斯只能让航母退出在役备勤。新一年的俄罗斯军事中已经没有航母。
靠军备出口赚钱的俄罗斯军事工业在和平年代渐渐式微,唯一的客户印度在几年内没有战争打算,俄罗斯所面临的经济难题比我们任何人想的都要严重。
外界产业竞争激烈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但国际上并不只有一家出口能源,作为俄罗斯最大的竞争对手,欧佩克成员国花招百出。先是通过降低自身价格挤压俄罗斯在世界上的石油份额,又联合其他传统产油国疯狂开采,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年光是出售的石油就供过于求,竞争十分激烈。
欧佩克成员国
伊拉克在去年四月份干脆直接把亚洲石油的价格降了五美元一桶,科威特也不甘示弱,又降了六美元,在欧洲售卖石油的价格创下了历史新低。
他们并不在乎现在会不会赔本,他们看的是长远的未来,如果现在可以用少量的赔钱换来广阔的市场资源,逼死对手,这比一直中规中矩定价售卖要划算太多。
这场抢占市场份额的战争还没落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油价格战还会继续,随着市场上石油价格的不断下降,俄罗斯的石油必然也会被强迫降价,这会让他们本来就不怎么样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中国北方工业法国达所等军工企业,现如今在市场上已渐渐立稳了脚跟,俄罗斯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军火出口的老大哥,他们在全球军火贸易份额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
俄罗斯现如今的军工技术大多在吃苏联留下来的老本,而在国内人员好逸恶劳、科技发展止步不前的情况之下,俄罗斯不能再走几年前的老路。普京的铁腕政策虽然有条有理,但他不能够代替俄罗斯人民寻找经济发展新出路,这些口头上的政策也只能是政策,并不能落到实处。
打击腐败力度不足
在普京之前,俄罗斯就已然出现了个人把持国家企业的垄断寡头现象,他们在苏联解体的历程之中借助国旗自由化的东风一夜暴富,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几乎掌握了国家大多数的财政命脉,总统也要看他们的脸色。
叶利钦与这些寡头人物关系极好,并且他还亲手扶持了许多寡头,虽然利益被他们侵吞不少,可叶利钦却借着这些人,坐稳了自己俄罗斯总统的宝座。
在普京上台之后,他雷厉风行清洗俄罗斯政坛,但是这种经济模式却没有什么改变,老一代的寡头人物入狱,新一代的经济代理人又重新活跃在了市场上。
普京并不是万能的神,他在掌管国家事务之中也要找出部分假手于他人,而在这一过程中,普京也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寡头圈子。
在这种政治模式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大量国有资产流入了他们的腰包,政府难以获得全部税收,而财政收入更是大幅度缩水,民生工程,政府投资缩水,在这中间的每一环节都会涉及贪腐问题。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明显的侵吞国有资产真的没有人监察管理吗?事实证明,俄罗斯正常没有这个实力再进行一次清洗改造了,如果想从根本解决问题,那只能从政治体系上下手。
俄罗斯寡头
拿12年举例子,光是这一年被曝出侵吞国有资产的案例就让人眼花缭乱,一番调查下,俄罗斯的前农业部长贪污亿卢布,联邦预算管控挪用67亿卢布,航天公司领导贪污2.1亿科研经费……这还只是摆在台面上的问题,埋在水下的或许更多。
人们都说,普京是铁腕政治,但是他的铁腕手段在打击腐败上却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从11年到20年,腐败是越来越严重,可是俄罗斯的经济水平却没有见到丝毫的提高,或许普京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手段到底应该用在哪里。
在俄罗斯的民意调查之中,有近一半的民众认为反腐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政治上的寡头垄断、行贿腐败是遏制政府投资、发展经济命脉的最大拦路虎,这不仅降低了人们对国家的信赖度,也降低了其他资本对国家投资的信赖度。
普京对现如今俄罗斯所做的处境也是心知肚明,在前几年他便决定修宪,降低总统权力,增加国会权力和总理权力,从这些内容看,普京估计已经决心不再连任,准备将这些难题留给下一继承人。
普京没能解决困境,俄罗斯是否能在之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新道路?这个问题恐怕要交给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