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器

苏银金融租赁公司党建引领三底色厚植实

发布时间:2022/12/3 22:19:14   

连续5年主体长期信用AAA评级、全国首家绿色主体认证金融企业、“年度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年江苏省绿色金融十大杰出机构”、连续两年蝉联南京市金融创新奖……

公司党建品牌“红领租赁”

成立7年来,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荣誉背后,彰显着苏银金融租赁公司(下称:“苏银租赁”或“公司”)始终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凝聚着金融之“水”浇灌实体经济之“田”的不懈努力,更得益于“红色引擎”的持久驱动力,在金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蓝图上,勾勒出一道亮丽的色彩。

“初心红”——探索融合发展,“软实力”成为“硬支撑”

7年一瞬,初心如磐。

若进一步探寻苏银租赁的成长基因,不难发现,其发展机体中,始终流淌着红色血脉。

公司党委深知,党建是国有金融企业的“根”与“魂”,是破解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7年来,苏银租赁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坚守金融为民、服务实体的红色初心,从组织、思想、行动、价值等方面持续深入融合,着力打造“红领租赁”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党建与经营“融合式”发展之路。

在组织融合上,主动完善公司治理,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把党建工作纳入整体战略规划,制定党委前置研究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把稳发展方向。坚持“一岗双责”,将党建工作融入部门考核,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行党员示范岗和各层级责任清单,组织星级支部评定和党员积分管理,激活基层抓党建促发展的内生动力。

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在思想融合上,公司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强国、主题党日、道德讲堂等形式,组织学习研讨,切实做到以讲促学、以学促做,推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双提升,其中“学习强国”人均超4.5万分。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加强阵地建设,构建“一馆一栏一墙”,即党建展馆、党建园地专栏、党建宣传文化墙,让党员员工潜移默化感受红色文化气息、接受教育引导。

在行动融合上,公司坚定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办实事求实效。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及时了解并解决员工的“急难愁盼”;另一方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做实做细客户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突出对幸福产业、绿色金融、交通物流、高端制造及科技金融等5大重点板块的深耕细作,强化科技应用、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持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在价值融合上,公司以结对共建为抓手,积极与外部客户、合作机构等开展党建结对共建,以达到发展共促、合作共赢的目的。通过共建,公司不仅在实体营销、飞机租赁、SPV公司设立、同业授信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而且对行业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纪检监察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支持,使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向用力、相得益彰。

截至年4月,苏银租赁公司资产总额超亿元,累计实现租赁业务投放超亿元,服务各类企业客户3.5万户,监管指标保持良好,党建“软实力”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硬支撑”。

“科创蓝”——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赋能“数智”转型

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必选题”,唯有不断开拓科技创新的蓝海,方能让国家强盛,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苏银租赁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大潮,以党建融合创新驱动,在公司设立了70个党员先锋岗,组建了10个党员突击队,聚焦客户服务、产品创新、系统建设等关键领域,推动各个党支部把阵地建到创新驱动、服务企业的一线。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大国重器,筑梦深蓝,金融活水能不能流入到这些真正需要的、创造价值的重要领域,是一个国家能否强大兴盛的关键。如今,从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海岛开发建设利器“新海腾”号绞吸式船舶为租赁物,设立SPV公司助力打造“大国重器”,到与海洋装备制造企业海上风电船融资租赁业务的成功落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战略中,苏银租赁已成为“大国重器”创新发展背后坚定的支持者。

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助力打造“大国重器”

不只如此,公司还以经营性租赁方式为神威超级计算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与隧道掘进机生产商合作制造用于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盾构机等诸多尝试,均是公司为金融租赁行业更广泛地服务“大国重器”建设做出的有益实践。

在对外赋能国家战略“科创蓝”的同时,苏银租赁自身的数智化转型也在加快推进。从顶层设计开始,公司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前瞻性搭建租赁业务智慧平台,在产品、流程、风控等方面围绕“客户中心”全面进行重塑,不仅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创造价值,也推动自身精耕细作、提升发展质效。

得益于数据治理体系及专业能力的提升,苏银租赁建立了智慧风控系统,融汇工商、司法等20类外部数据,在客户调查、租后管理等环节综合运用大数据、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辅助公司更加审慎精准决策。在租赁物管理上,公司借助物联网技术应用,实时获取租赁物的动态数据,并运用可视化技术加以展现,使租赁物管理覆盖面更全、风险预判更及时。目前公司已对工程机械、光伏设备、汽车等2万余套租赁物实现在线监控,提高了对实体企业特别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效能。

有了风控能力的托底,苏银租赁面向小微企业、普惠客群,以“极简、极快、极美”的用户体验为目标,陆续推出包括“创e租”“科技租”“快捷租”“享e租”等在内的“融易租”品牌系列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的小微租赁服务。目前“融易租”产品共支持小微客户2.27万户,投放金额26.11亿元。同时,公司聚力打造汽车金融场景线上服务渠道,运用电子签约、人脸识别、智能反欺诈等技术,将金融服务融入便企利民的生产生活场景。据统计,通过苏银租赁线上渠道,客户填写申请资料3分钟,审批签约1分钟,实时打款到经销商账户,真正成为“”产品。

正如苏银租赁相关负责人所说,必须深化业务与科技的融合,把智慧化打造成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

“生态绿”——强化创新引领,加快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年4月16日,这是苏银租赁7年发展史上普通而又特殊的一天。这一天,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非银机构“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债券通)20亿元,认购倍数高达3.8倍。

回忆起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的过程,该项目负责人难掩感慨,“相较于传统绿色金融债,碳中和绿债项目要求更高,发行难度更大。”在党中央号召的强大引领下,“必须尽快在‘碳达峰’上贡献一份‘苏银力量’”成为苏银租赁人的集体共识,最终也让这支团队爆发出非同寻常的执行力量。相较于普通产品3—6个月的发行周期,这一全国首单非银机构“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与帮助下,仅用了短短1个月便完成了债券备案发行。

作为江苏唯一通过债券通走出国门的“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其支持项目每年可减少超过35万吨碳排放,不仅提升了南京市金融机构在境外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也让世界看到了南京助力“双碳”行动的力度和速度。

支持发展智慧农业

而这一案例只是苏银租赁服务“双碳”战略的微缩影,从为近2万农户提供屋顶光伏发电设备,助力农民增收,到以国产新能源汽车为租赁物,实现网约车合规运力投放近辆,服务公共交通领域绿色出行,再到向世界自然遗产地提供融资租赁支持,用于对遗产地核心区条子泥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保护,苏银租赁的绿色触角已经延伸至诸多领域。

苏银租赁自成立以来,就将绿色金融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绿色租赁业务。7年来,公司党委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金融活水推动产业向“绿”发展,在公司建立了涵盖公司治理、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在内的绿色租赁服务体系,涉足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智慧生态等行业客户。公司绿色租赁在总业务中占比近50%,并以最高等级通过评估,成为全国首家获得绿色主体认证的金融机构。

“党建强、发展强”,这条党建与经营的“融合式”发展法则,在苏银租赁7年的发展轨迹中得以彰显。未来,苏银租赁将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与经营的深度融合”作为公司发展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持续聚焦社会民生,服务实体经济,不断丰富“红领租赁”党建品牌的成色与底色。

(来源:新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6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