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资源 >> 昌平接诉即办民呼我应味大声大全都管
针对市民集中反映的餐饮油烟排放、噪声污染等问题,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全面梳理举报线索,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夯实属地“最后一公里”环保责任,并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我们家附近有一家饭馆,门口油烟味特别大,每次路过不是掩鼻就是绕行,不知道这家饭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近日,昌平区生态环境局接到一起投诉,居民反映,该饭馆排放大量油烟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接到反映后,昌平区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人员联合属地政府,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我们到了现场检查后发现这家饭馆的油烟净化器结构都没有问题,也是按时清洗的,但是净化器的格栅却没有工作。”昌平区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人员王瑛志介绍,格栅的作用主要是过滤油烟的,该饭馆油烟净化器的设备电源出现了问题,所以才导致格栅不能发挥作用,出现了油烟直排的问题。
发现问题后,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该饭馆两周内完成整改。目前,该饭馆已完成改造工作。
除了油烟污染,噪声污染监督管理也是区生态环境局的一项重点工作。义利北冰洋(北京)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阳坊镇,主要从事生产食品、销售食品等,大型食品加工厂必备的就是污水处理设施,而该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间的位置与居民区仅有一路之隔,24小时运行的大型污水处理设备产生巨大的噪声,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接到投诉后,昌平区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人员当天便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该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间未做隔音降噪处理,导致噪声过大,通过现场监测,确认噪声超标。随后,环境监察人员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该企业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将污水处理间单层窗户换成双层隔音窗户,并加上密封条。
8月26日,记者跟随环境监察人员来到义利北冰洋(北京)食品有限公司,发现该企业已按要求完成了整改,采取了全密闭式降噪处理,在污水处理间门外已听不见噪声。事项解决后,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致电了举报人,告知处理情况,举报人表示满意。
今年以来,昌平区生态环境局以“接诉即办”机制为抓手,以“民有所呼”的大数据为基础,注重日常舆情动态分析,加强信息服务,助力生态环境治理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深化推进。截止目前,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共接到投诉举报件,已办结件,剩余8件正在处理中。
下一步,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将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的监管力度,在日常执法和专项行动环境监察中,注重对排污单位生产、餐饮单位油烟排放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监察、重点查处,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图文/向凌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