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监察器 >> 监察器资源 >> 李善长被杀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你再看看
李善长被杀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你再看看上面写了啥!
布衣出身的明朝皇帝朱元璋,具有过人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但能力再大单打独斗还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朱元璋开辟新政坛,建立大明王朝,坐拥天下,身边的一帮功臣兄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帮兄弟为朱元璋上刀山下火海,立下了赫赫战功,终于有一天迎来了荣华富贵,以为可以从此过上了好日子,但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会死到一生效劳的主人朱元璋手上。朱元璋称帝以后大开杀戒,铲除身边的所有隐患,就连往日忠心耿耿的兄弟们都不放过,冷酷无情深受后世诟病。
即使布衣出身,朱元璋对权力也有着很大的野心,坐稳皇位后,为了将皇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朱元璋对朝廷内外进行了一番大力改革。但他的猜疑心很重,还是对身边人不放心,为此设立了十三道监察御史,密切监视和控制朝中所有官员。他还开创了一个特殊的机构,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锦衣卫,朱元璋在位期间,锦衣卫遍布全天下,对官员的一言一行进行密切监视。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跟朝中不少身居高位的功臣结成儿女亲家,以此来考验他们的忠心,他将自己的儿子们都派往各地为王,监察当地官员的一切行动。猜疑心如此之重,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很多赤胆忠心的官员顶不住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纷纷告老还乡。就算是已经回到老家的官员,朱元璋还会再派人前去监视,以防发生什么意外。
即使监察制度如此严格,还是会有人逮住漏洞去犯错,有些官员有了显贵权势和身份以后,就开始日益骄纵,朱元璋发觉到这种现象,一点都没心软,开始用杀戮解决一切隐患。在位期间,朱元璋诛杀的官员及家属达到上万人,残忍程度让人不敢想象,有的人确实有隐患在身,但大部分人都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借着朱元璋的猜忌进行了诬陷。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有人威胁到他的权力,但凡有一点苗头,无论是真是假,都会被他眼都不眨地诛杀。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型的诛杀案就有四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胡惟庸案件,这次案件牵连的人达到了三万多,无一例外,全被毫不留情地杀掉,就连李善长都没能幸免。李善长也是曾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得力助手之一,在朱元璋称帝以后,对下面的人论功行赏,李善长和徐达就成为了左右丞相,共同辅佐朱元璋创建明朝大业。除了加官封爵,朱元璋还给一部分功臣赐了免死金牌,李善长就得到了两块儿,可以免死两次,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器重。
李善长和徐达二人一个管政事,一个管军事,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后来李善长逐渐年迈,退休在家,推荐了自己的女婿胡惟庸代替自己的职位。胡惟庸没有李善长那样的忠心,他的欲望很大,有了权力之后开始在朝中结党营私,专权行事,逐渐威胁到了皇权。朱元璋见控制不住胡惟庸,就以谋反为由,处死了胡惟庸全家,并将牵连到的三万多人都进行了诛杀,但作为胡惟庸的推荐人李善长却没有受到牵连,这让朝中不少大臣不满。
但是朱元璋做出的决定就由不得任何人怀疑,所以大臣们也无人敢说一个不字,直到有一次朱元璋生病,李善长身为大臣却没有去看望,而且已经成为明朝驸马的李善长的儿子也没有去看望朱元璋。此事已经让朱元璋心有不满,接着就有人告发李善长明知胡惟庸要造反却替他隐瞒不报,也是犯了谋逆大罪,这一次朱元璋便决定要杀李善长。
在朱元璋处死李善长之前,李善长拿出曾经朱元璋赐的免死金牌,这时候朱元璋冷笑着告诉他:“你再看看上面写了啥!”于是李善长仔细看了一眼免死金牌上的几个字,只见上面写着“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免死金牌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李善长还是被处死了,此外还有他全家上下七十多口人,无一幸免。朱元璋这一生最可怕的就是他的猜忌之心,因此无辜枉死了无数人,这也是后世对他争议最大的地方。
文
猫咪
参考资料:《明史》、《皇明祖训》、《明太祖实录》